企業籌集資金的渠道有如下7種:
(1)國家財政資金。國家對企業的投資,曆來是國有企業,包括國有獨資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現有國有企業的資金來源大部分都是過去由國家以撥款方式投資形成的。國家財政資金具有廣闊的源泉和穩固的基礎,今後仍然是國有企業籌集資金的重要渠道。
(2)銀行信貸資金。銀行對企業的各種貸款,是各類企業重要的資金來源。銀行一般分為商業性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前者為各類企業提供商業性貸款,後者主要為特定企業提供政策性貸款。銀行信貸資金有居民儲蓄、單位存款等經常性的資金源泉,貸款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適應各類企業的多種資金需要。
(3)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有信托投資公司、租賃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企業集團的財務公司等。它們有的承銷證券,有的融資融物,有的為了特定目的而聚集資金,可以為一些企業間接提供部分資金或為企業籌資提供服務。這種籌資渠道的財力比銀行要小,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4)其他企業資金。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往往形成部分暫時閑置的資金,同時為了一定的目的也需要相互投資。這都為籌資企業提供了資金來源。
(5)民間資金。企業職工和城鄉居民的節餘貨幣,可以對企業進行投資,形成民間資金渠道,為企業所利用。
(6)企業自留資金。企業內部形成的資金,主要是計提折舊、提取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而形成的資金。這是企業的“自動化”籌資渠道。
(7)外商資金。外商資金是外國投資者投資者投入的資金,是外商投資企業的重要資金來源。
企業的籌資方式與籌資渠道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定的籌資方式可能隻適用於某一特定的籌資渠道,但是同一渠道的資金往往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取得,而同一籌資方式又往往適用於不同的籌資渠道。因此,企業籌集資金時,必須實現兩者的合理配合。
企業從不同籌資渠道和不同籌資方式籌集的資金,由於具體的來源、方式、期限等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類型,不同類型資金的結構,構成企業具體的籌資組合。
第100招投資風險的分析方法當完成了投資的第一步---抓住機遇後應如何繼續做好投資的決策呢?為什麼有些公司抓住了機遇而投資又最終失敗了呢?原因很簡單,邁好了第一步不等於能邁好第二步,隻有對投資風險有一個科學的分析,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下去最終才能獲得成功。
要提高投資績效,就必須全麵認真地分析投資風險。投資風險分析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也各有優劣。在這裏,我們給出兩種有代表性的分析方法,即敏感性分析法和風險調整貼現率法,供企業財務主管參考。
1.敏感性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指通過分析影響投資方案現金流量的各項因素,從中發現導致投資風險主要因素的一種方法。也就是說,某一投資方案有很多變量影響,這些變量決定著該投資方案的現金流量;但多數的變量來自具有某種狀態的概率分布,是不可確定的,而且對現金流量影響的程度也不同。同理,現金流量對各項變量變動的敏感性也不一樣。因此,總存在某一變量,現金流量對該變量的變化反應最敏感,即該變量對現金流量的影響程度最大。敏感性分析法的目的就是發現這一變量,從中找出投資方案的最大風險因素。
在進行敏感性分析時,首先決定各個變量的基準值,然後再考慮某個變量發生增減變動,而其他變量不變時,淨現值有什麼變化。
例如某企業有這樣一個投資方案,投資總額為100萬元,有效期限為5年,每年這個方案帶來的銷售額是60萬元,折舊費用30萬元,其他運營成本為10萬元,貼現率10%,怎樣進行敏感性分析呢?(假設所得稅為33%)先計算基準值:每年現金流量=淨利潤+折舊=(60-30-10)×6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