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作為企業內在管理的核心,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財務主管肩上的擔子也就越來越重,他不再是一個賬房先生,而是一個在企業的決策、管理中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角色。一個優秀的財務主管要想工作起來遊刃有餘,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以便能更快地達到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協助公司最高管理層運籌帷幄。
有很多人說,財務主管更側重於管理,而那些高深複雜的專業知識,可以不用特別精通。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作為財務主管,沒有較寬的知識麵和深厚的專業知識,工作起來就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很多的決策都是靠專業的財務數據來顯示的。隻有專業知識豐富,工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製訂的工作方案,寫出的分析報告才能科學、先進,符合企業及各方利益,財務主管的工作才容易被接受。
財務主管不同於其他的管理者,因此財務主管所具備的專業知識也應更廣泛,它不僅指財務會計知識,還應包括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等方麵的知識。本書就從這個角度出發,從戰略統籌、協調管理、理財技巧、成本管理、稅務籌劃、資本運作等幾個方麵,為財務主管提供了提高自身專業能力的101個技巧。
一個優秀的財務主管應該是一個策略型的謀劃者,是一個企業經營決策的建議者和參與者,如何從簡單的、機械的財務計算方法中捕捉到有關的決策信息,這需要財務主管能夠建立各種有效的管理機製,對財務數據有高度的洞察力,了解金融市場動態,隻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履行職責。
但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財務管理活動是在一定的財務環境下進行的,這在企業內涉及各方利益的根本所在,財務主管必須有財務公關的觀念,在外部,需要協調與有關部門的關係,以保護企業的利益;在內部,妥善處理好與上下級、與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關係。如何使這種溝通、協調、組織更有效,保護企業各方麵的利益,不能沒有一定的技巧。財務主管運用協調管理方麵的招數,認真地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不要單純地關起門來算賬,而要打開門,協調財務的內、外部環境,得到各部門的支持與配合。
其中,與稅務部門的協調,進行稅務籌劃是一個內、外環境共同協調的過程。通過各種避稅、免稅的方案,財務主管可以依照法規有效地降低企業的各種稅費,但是這種稅務籌劃又要遠離逃稅,逃稅是國家政策所不允許的,也必然要受到稅務部門的懲罰。財務主管要掌握好這個分寸,為企業做好稅務籌劃。
財務主管的主要職責是對企業的資金進行預測、籌集、調度與監控,成為一名優秀的理財專家是財務主管的必然選擇。與數字打交道,利用數字,超越數字,把握各種常用的財務指標,為企業的理財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一個企業要想提高經營效率,離不開開源節流。在日常財務管理上,財務主管要時刻以降低財務成本為財務工作的準繩。提高資金利用率,控製企業的各項成本,使得開源與節流同時並舉,更好地實現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
在籌資、投資方麵,企業要講投入、產出,如何有效地讓企業的資本運轉,也是財務主管的一個主要職能。在資本運作中,財務主管應該能夠規避投資、籌資所引起的風險,在實現價值的最大化的同時,將風險降低到最小。
招數雖多,但宗旨隻有一個:一切從企業利益出發。無論是管理上的能力提升,還是風險預防、理財技巧等,都離不開這一點。財務主管要不斷地引進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不斷地補充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地完善技能,將自己的日常工作與高科技結合起來,才能適應這個變化的市場,才能在節省時間的同時為企業帶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