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說“食”。
蘇東坡是個美食家,最後被美食撐死。那時他被貶海南,眼看人生無望,皇帝忽然心血來潮,把他赦免放還。蘇東坡大喜,一路品嚐美食,準備養好了膘去麵聖。誰知膘沒養好,人卻先倒了。這就是貪吃的下場。
人們常說豬貪吃,我看人比豬還貪吃。
豬吃飽了就不吃了,人吃飽了還要。
人連豬的自律性都不如。
蘇東坡已經被美食撐死了。
世上沒有不被撐死的美食家。
所以我要讚美那“一簞食、一瓢飲”的顏回,隻有他才深得飲食滋味。
我們再說“色”。
做男人要像唐僧才好。
任她千嬌百媚,反正我不動心。
人最重要的是不動心,不動念。
《聖經》上說:
“凡心裏想與女人行淫的,他已經在行淫了。”
唐僧的自律精神是每一個中國男人的榜樣。
凡是不自律的人,事業必然搞不大,並且時刻會翻船。
越是自律的人,事業越大。
自律體現了規矩。
你守規矩,那麼你就成會規矩,別人就會服你。
對於管理者來說,自律是寶。
自律是金。
任何時候權力不能大於規矩。
你手中越有權,就越要帶頭守規矩,否則別人會突破規矩,將你手中的權取代。
權力,來自於規矩。
規矩是權力的權力。
最大的規矩就是最大的權力。
所謂最大的規矩就是人天生的善惡觀,從善如流,嫉惡如仇,這就是每個人天然應做到的。
你隻要守眾人的規矩,就可以領導眾人。
你自然會擁有無限的權力。
我們回過頭說唐僧。唐僧的威望並非來自權力,而在於嚴於自律使四個徒弟由衷佩服。他不僅在重大關頭體現出一個僧人應有的修行,而且注重每一個細節。唐僧如此嚴於自律,令悟空也讚:“我師父乃至誠君子”,心悅誠服跟隨。
唐僧時刻謹記自己身為僧人的本分,以“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為誡。他不光在殺戒色戒等大關頭把握得住自己,就是在吃飯喝酒這等小事上也嚴格自律,甚至寧可餓死也不破戒。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完全是出於自覺而如此行事的,在沒有人監督的時候也堅守本分,實是至誠君子。
正因他嚴於自律,連孫悟空這樣大有本領的人物也為他所伏,心甘情願地一同前往西天。
規矩即製度,自律體現規矩。無論是有形製度,還是無形製度,都體現了一種不可變更的規矩。
製度是事業的保證,但如果製度不被徹底執行則等於無用,管理者必須帶頭遵守既定規則。
戰國時,著名軍事家孫子訓練一隊宮女演示兵法。宮女們懶散成性,訓練時嘻嘻哈哈,隊形散漫,動作遲緩。孫子反複下命令仍然無法有效執行。孫子於是斬了幾名為首的大宮女,其餘的人大驚失色,這才認真訓練。
孫子為什麼不斬別人,偏要斬那些有影響力的宮女呢?原因就在她們的影響力。
身為管理者,站在較高的層麵上工作自然是下屬的表率,其行為對下屬有極大的示範作用。上司每天準時上下班,下屬自然有較強的時間觀念;上司每天早到而晚退,下屬往往能學會敬業;上司紀律散漫,整日遲到早退,那麼下屬也不會遵守出勤製度。
唐僧是個僧人,僧家的規矩就是不沾葷腥,所以唐僧寧可挨餓,也不敢吃劉伯欽家的虎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