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球皇帝——唐中宗李顯
李顯是中國曆史上唯一女皇武則天的親生兒子,因為母親的權力欲極強,在他當了皇帝不久,便被廢了。武則天病死後,李顯二度登基。
李顯顯得很軟弱,但卻喜歡體育運動,如打馬球、拔河比賽什麼的,李顯都感興趣。李顯擅長的是對抗性很強的馬球運動,也是這項運動的熱衷推廣人,是位地道的馬球皇帝。
馬球,即古代的擊球、打球,也稱擊鞠。所用球與蹴鞠所用之球相仿。《資治通鑒·唐紀·中宗》(卷209)記載:“上好擊球,由是風俗相尚,駙馬武崇訓、楊慎澆灑油以築球場。”
因為皇帝喜愛打馬球,引導了當時的運動風俗,駙馬武崇訓、楊慎用瀝青澆築球場,方便打球,大概也是討其所好。後來唐代李姓皇帝多喜歡馬球運動,與李顯的影響不無關係。
唐玄宗李隆基更是馬球場上的常客,能算是當時的馬球明星,因此還一度荒廢了朝政。宋朝有位名叫李公麟的畫家為此畫了幅畫,有詩人題寫了《題明皇打球圖》:“九齡已老韓休死,無複明朝諫疏來。”
因馬球比較危險,常有人在比賽中頭顱被擊碎身亡、因擊鞠墜馬死現象發生,有兩位皇帝也因此升天。但馬球雖然暴力,卻未因此而受挫折。
唐滅亡後,馬球仍受帝王們推崇,如宋太宗趙光義、明成祖朱棣,都是這項運動的健將。
“八寶”的由來
我國傳統的“八寶全雞”、“八寶全鴨”、“八寶肘子”等名萊及“八寶辣醬”、“八寶煎餅”、“八寶湯”、“八寶飯”等,一般的說法認為是采用了八種珍味或配料而得名,其實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呢。
據《輟耕錄》考證,所謂“八寶”,是指古帝王行使權力的八枚印章,被認為是至高無上的珍貴之物,是子孫世襲、代代相傳的。唐代以前,象征帝王權力的印章共六枚,稱“六璽”。唐朝建立後,為宣揚唐室江山是神命天授,又增加了“神璽”和“授命璽”,被稱為“皇帝八璽”。到了宋代,徽宗欽命改“璽”為“寶”,並增製了一枚“定名寶”,遂稱“皇帝九寶”。南宋時,“九寶”落入金人之手,皇帝沒有了行使權力的印章。於是,宋高宗趙構命匠人複製了“定名寶”以外的八枚印章,從此稱為“八寶”。宋朝臣民為又有了代表自己王朝權力象征的“八寶”而欣喜萬分,特舉行“八寶宴”以示歡慶。
此後不久,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的酒樓、飯館便出現了以“八寶”命名的各種菜肴,很受歡迎。因而,以“八寶”命名的菜肴一直流傳到現在。
秦國後來能統一中國,與秦國多任國王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秦武王便是其中的一位。
史載,秦武王身高體壯,勇力超人,重武好戰,常以鬥力為樂。這鬥力就是舉重,在古代也叫翹關、扛鼎,是中國古代軍中最為流行的訓練士兵體能的主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