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有學習力才有創造力(1 / 3)

一個組織的學習能力,是其競爭優勢的核心。恰當的技術與影響巨大、以社交為基礎的學習相結合,正成為公司成長的基本戰略。事實上,營造一種使員工沉浸其中的氣氛,使公司成為一個以創新為指向的學校,使工作成為被支付報酬的學習,這就是GE文化的核心。

--通用電氣CEO傑克·韋爾奇

學習是終身的事業

現在的職場,已經沒有金飯碗。因此,你必須抱定終身學習的思想,這樣才會與時俱進。終身學習是終身雇傭的一個直接的替代。終身雇傭反映的是一個逐步變化和正規教育的時代。而終身學習反映的是快速變化,和持續不斷地更新知識的年代。快速變化帶來的是複雜程度的增加。互聯網的出現,帶來了獲得信息的便利和強大的交流合作的工具。

終身學習“是貫穿人一生的學習,是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是敢於打破狹隘界限麵向真實複雜學習任務的學習,是與他人分享、協作、共建的學習,是不斷進行自我反思的學習,是依托信息技術將真實情景與虛擬情景融會貫通的學習,是以信息技術為強大學習工具潛力無窮的學習”。

殘酷的市場環境證明,公司的競爭最終一定是學習力的競爭。因為,人才是有時間性的。你隻能保證自己今天是人才,卻無法保證明天的你依然是人才。今天的大學生從大學畢業剛走出校門的那一天起,他四年來所學得知識已經有50%老化掉了。

當今社會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舊的知識不斷地被淘汰,新的知識在不斷地產生。

自然知識也好,社會知識也好,用“爆炸”來形容知識產生的速度,恰當地反映了現代社會知識更新的頻率。新的知識的不斷出現,需要人們不斷地進行學習,這樣,才能在知識的掌握上跟上社會的發展。現代社會中,知識就是效率,知識就是財富,知識就是一個國家社會發展的標誌。在這樣的時代裏,能否進行終身學習是一個人能否在社會上有效生存的關鍵。

不重視終身學習的員工不是好員工,不重視終身學習的領導不是好領導,不重視終身學習的結果勢必造成固步自封、不求進取、觀念落後。不能隨時學習就不會產生創新思維。沒有創新思維,就等於沒有創造力。時代的飛速發展要求倡導比競爭對手學得更快、更好,比競爭對手知識多,能力強,培養終身學習意識,提高終身就業能力。

有沒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是判斷一個人在職場有沒有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既要學習專業知識,也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麵。一些看似無關的知識往往會對未來起巨大的作用。

這種終身學習應該是多方麵、多渠道的。既要學習最好最先進的理論,也要注意學習在工作中積累經驗。例如可以多參加一些座談會、知識講座等,有意識的總結一些成功者、成功公司的經驗,當然也包括進入高校參加某些課程學習和培訓等,從而不斷充實、提高自己。

隋春華畢業後在南京的一家網絡公司從事了將近三年的技術工作。一開始,隻做一些瑣碎的基礎工作,後來逐漸專門從事網絡規劃。他很希望從事編程的工作,卻一直沒有機會。在江蘇那種地方,從事軟件相關工作的人比較少,信息技術的學習氣氛也並不是很濃。為了使自己在技術上得到明顯的提高,2001年初,隋春華毅然放棄當時的工作來到北京求學發展,當時23歲。在北京兩年多的時間裏,他一半時間在學習,一半時間在工作。盡管工作時間並不長,但他對IT行業已經摸得很熟,在技術上也達到了一定的層次。甚至有人要給他投資,希望與他一同創建一個軟件公司。

正是不斷地學習,讓一個對於專業知識隻知道一些皮毛的人能夠成為技術精湛的高手。在當今學習型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主要是學習能力的差異,人與人之間的“較量”關鍵在學習能力的“較量”。要做“學而知之”的人,學而不知或不知如何學的人早晚會被淘汰的。無論你目前的工作如何,你都應該融入這個學習型社會,在工作中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建立終身學習體係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共同趨勢。從國際看,在歐美和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終身學習體係建設已有相當水平。終身學習不但需要較強的學習能力,還需要積極的學習動力和堅強的學習毅力。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是今天的競爭對員工提出的殘酷要求。終身學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還需要突破自身認識的障礙。經驗豐富和業績突出成為員工終身學習的兩大障礙。從文化的角度看,經驗主義幾乎是人類共有的特性。那些能力超群、充滿自信的成功人士更是如此。他們經曆了太多的事情,獲得了太多的成功,很少能夠有人使他們懷疑自己。但他們沒有想到,還有一種規律,就是當你感覺成功的時候,失敗可能正在開始。在一個競爭不太激烈的環境裏,你可以為暫時的成功陶醉一年而不怕別人超越。但是,在激烈的競爭中,你隻要陶醉一分鍾就可能失敗。

“終身學習”是社會發展對每一個公民提出的要求是一種社會需求。社會要發展,需要社會的建設者不斷進行創新,以此適應世界發展變化的形勢。

職業信條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人們必須加強由不適應到適應的變化,這就需要用知識來補充自己。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已經是大勢所趨,隻有終身學習,你才能接受知識的更新,才能工作得更有效率,你才能比別人更勝一籌。

個人學習帶動公司學習

任何一個人要想做得更好,都要不斷地學習。公司也是如此。隻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進步。公司中的員工隻有通過自己的學習帶動公司的學習,才能產生雙贏。

彼德·聖吉認為:隻有透過個人學習,組織才能學習。雖然個人學習並不保證整個組織也在學習,但是沒有個人學習,組織學習無從開始。“團體學習”是發展團體成員整體搭配與實現共同目標能力的過程。它是建立在發展“共同願景”這一修煉上。它也建立在“自我超越”上,因為有才能的團體是由有才能的個人組成的。

知識經濟的逼近,使公司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全新的變化。未來的知識經濟社會中的公司,將是職工不斷自我學習、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學習型公司。構建學習型公司,大力進行人力資源開發,獲取豐富的知識資源,必將成為公司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

公司要保持持久的動力、超常規的發展,就必須努力使公司成為學習型公司。最根本的出發點是讓員工在這樣一個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始終能站在主導的位置。培訓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員工不斷變革的能力。隨著職業生涯的深入,一些老經驗會束縛住員工,一些新的思想不能被接受。這時候,培訓的主要目的就是突破。如果還是學習那一點點表麵的東西,不能及時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係統,就會造成知識折舊、人才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