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維藩覺得要福州無法幹下去了,便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恩壽將15萬兩白銀的本利還清後,辭職還鄉。當他路經漢口時,恩壽親自帶領大隊人馬隆重迎接,並行過街,好不威風,一路有說有笑,進人恩壽私邸。在漢口,恩壽對閻維藩設宴款待,臨別時,恩壽又親書一劄,讓閻維藩帶信給山西巡撫胡聘之,托其關照。誰知閻維藩回鄉,又經恩壽隆重迎送之事,很快傳到了祁縣。大德恒票號財東喬致庸,欣賞閻維藩傑出的才能,而自己的票號正需要這樣的人才,於是派孫子半路上將閻接回喬家,並聘為大德恒票號經理(掌櫃),全權負責大德恒票號的業務,並與之結為兒女親家。這時,正是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期,國內政局不穩,閻維藩為報喬致庸的知遇之恩,殫精竭慮,審時度勢,運籌帷幄,分別采取“少存多放”、“南存北放”或“多存少放”、“北存南放”的策略,應對了當時的局勢,從而使大德恒票號不僅沒有受到戰爭損害,反而大獲其利。很快,大德恒票號就成為晉商中最有活力的票號之一。賬期由四年一次改為三年一次,賬期最高年份每股分紅曾達到1萬多兩。各地分號也有了增加,這時,共有25處,分別設在北京、上海、天津、安東、漢口、平遙、太穀、介休、忻州、禹縣、周口、孟縣、博愛、清化、沈陽、營口、呼和浩特、張家口、開封、長沙、重慶、廣州、香港等地。當時的業務,不僅有彙兌、存款和放款,還發行了銀票與代辦捐項。在經營管理上也不斷完善,分工更細致,職責更加明確,各方麵要求更嚴了,並且嚴格了規章製度。諸如收學徒川人要挑眉眼、看門弟,學徒三年不給發工資、換班(班期)回家(返裏)須先到總號檢查,不準單人出去看戲,不準賭博宿娼,不準挪用號銀,不準自辦店鋪等。由於閻維藩為大德恒製定了嚴格的號規;又能認真執行,所以培養了不少人才。如賈繼英就是一名代表。賈繼英人大德恒票號後,在閻維藩的培養教育下,進步很快。閻維藩發現賈繼英精明幹練,有膽有識,能夠獨擋一麵,便將他提拔為大德恒票號太原分號的跑街。賈繼英擔任跑街後,社會交往日廣,在太原逐漸有了聲望。1900年慈禧、光緒等人西逃路過太原時經濟拮據,賈繼英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大清江山短期內不會滅亡,萬一大清江山亡於旦夕,票號也難於生存。於是,當場答應借銀30萬兩,這件事向閻維藩彙報後,不但沒有受到批評,閻維藩反而更加賞識這位青年人。後來,慈禧回北京後將沿路收的銀兩,存入大德恒票號,對大德恒票號的業務發展起了很好的作用。由於閻維藩大膽使用賈繼英,後來賈繼英進步更快了,成了大清銀行的第一任行長。閻維藩還非常重視發展實業,力主發展地方經濟,在渠本翹等人領導的贖礦鬥爭中,閻維藩積極響應其的號召,開由大德恒票號出資白銀3萬兩,支持贖礦鬥爭。民國3年(1914年),閻維藩又兼任了祁縣益晉公司董事,後來,外國在中國設立銀行,中國也設立過銀行,閻維藩就向閻錫山提出建議,應將銅元局改為銀行,這一建議被閻錫山采納了,成立了山西省銀行籌備處,由閻錫山任處長,讓閻維藩具體籌辦,征集股本,製定章程,編定營業計劃。認定山西省銀行為股份有限公司性質,官私兩項共集資本120萬元,於民國8年(1919年)1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地址在太原市鼓樓街。首任總經理閻維藩,協理齊夢彪。山西省銀行成立後,很快建立了董事會和監事會,通過選舉,選出了喬尚謙、魯奎儒、徐一清、王玠、賈繼英、李步青、嚴慎修七人為董事;趙戴文、崔廷獻、楊兆泰三人為監察;郝清照、閻毓芹等7人為候補董事;張漢傑等三人為候補監察。閻維藩將董、監事會建立起來後,又組建了組織機構,在太原設總管理處。總管理處下設總稽核、總文書、總營業、總會計及司券、司庫,時稱“四總兩司”。另設太原分行對外營業。在各主要縣城及地區也設了分行、辦事處和寄莊。後來又在天津、上海、漢口、北京、石家莊、保定、綏遠等地設立了分支機構。山西省銀行的用人製度,由於是曾任票號經理的閻維藩領導,所以也就沿襲了票號的一些封建舊習,如行員人行必須有社會名流或政界有聲望的人推薦,找殷實鋪保;人行後當練習生(即學徒),當學徒期間,隻能站櫃台,不給設座位,還必須給總經理、經理、協理等人鋪床疊被,提茶壺、倒便壺、點煙沏茶、端飯、打手巾把。如不照此辦理,就可能被辭退。行員的待遇也是三等九級,學徒期間每月隻發3元津貼費,一等一級月薪140元,三等九級月薪6元。此外,在山西省銀行,也和票號一樣,實行了人身股製度,根據工作能力和貢獻大小而評定人身股的多少,總經理最高,有的行員沒有人身股。山西省銀行一開業,民眾信不過,閻維藩便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提高信譽度,如延長營業時間,搞好服務態度,到處作宣傳等。還采取了辦票號時的特殊辦法,那就是假運貨,用騾馱假貨,出出進進,來往運輸,表示山西省銀行資本雄厚。采取了這些措施後,營業額逐漸上升,盈利也逐漸增多。閻維藩盡管為閻錫山的山西省銀行出了很大的力,但閻錫山還是對其不太信任。很快將徐一清(閻錫山的叔丈人)聘任為山西省銀行總經理,換掉了閻維藩。
正文 第30章 商道代有材人出——晉商的十大代表人物(8)(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