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以鼎度劫(1 / 2)

幾日後,元靜師太派人將鳳瑤和柳慕籬叫去。柳慕籬見鳳瑤自從那天晚上從萬壽殿回來後,就似是麵無表情的淡然神色,雖然心頭奇怪,也不敢多問。

到了元靜師太靜修的小院內,兩人見到了盤膝於蒲團的元靜師太,跪拜之後,元靜師太沉吟半響,對兩人道:“近日中土各地妖孽頻現,傷害生靈,其中不乏一些隱匿多年,修為精深的魔頭。或許是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妖魔異類已經恢複元氣。看來不出數年,又要有一場道魔之戰。”

柳慕籬聽的膽戰心驚,反觀鳳瑤,卻似乎仍然是平靜淡然如常,柳慕籬不由對師姐的定力大為佩服。

元靜師太又道:“你們師伯既已出關,自是不擔心有妖魔前來峨眉派滋事。為降妖除魔,保一方百姓平安,派內許多師兄師姐都已經下山去了。今日喚你二人前來,是為了大神農山附近有餓狼襲人之事。”

柳慕籬奇道:“餓狼襲人?現在的百姓越來越孱弱無力了,居然連狼都鬥不過了。”

元靜師太道:“休得胡說,若是尋常餓狼,百姓有弓獵之人,如何鬥不過?為師擔心,是有妖孽出現,所以叫你二人前來,打算讓你們去查探一番,順便誅除妖孽。”

柳慕籬又道:“怎麼不叫上孫師兄一同去?他對那裏比較熟悉。”

元靜師太瞪她一眼,道:“難道你就不熟悉了嗎?後山那頭神農白熊,不就是你多年前從大神農山捉來的嗎?”

柳慕籬噤若寒蟬,不敢再做聲。

元靜師太又道:“孫不宏另有任務,已經下山去了。鳳瑤修為已經到了元嬰期,又有法寶九陽神火針,除非是隱匿多年的大魔頭,應可自保無虞。”

鳳瑤拱手道:“謹遵師傅之命,弟子即刻下山除魔。”

元靜師太愛憐地看了這徒弟一眼,道:“鳳瑤,為師見你這幾日消瘦了不少,修行自是重要,但也不要過於勞累。”

鳳瑤露出了難得的笑容,道:“勞師傅牽掛了,弟子自當謹記。”

元靜師太揮手道:“那就下去吧,整頓行裝後,明日出山除魔。”

鳳瑤和柳慕籬躬身後輕輕退出了房門。柳慕籬吐吐舌頭道:“怎麼被師傅發現了?我剛才還打算再去捉一隻回來的,不然就小白一隻,孤苦伶仃的,讓人於心不忍。”

鳳瑤淡然一笑道:“我們還是以除魔為目的吧,如果你把後山變成了白熊山,那師傅可就要大發雷霆了。”

柳慕籬雖然年歲和鳳瑤相近,但是脾性不改,仍然是一副大大咧咧的小孩心性。見師姐難得展露歡顏,拉著她的手道:“那我們盡心盡力除魔,先立下功勞,再去附近看看有沒有合適的白熊好嗎?”

鳳瑤聽的一愕,暗忖真是拿這妮子沒辦法。

*****

雷府密室。

天魔雷展凝望著手中一團在燃燒著卻微有涼意的淡藍色火焰,離火鼎。暗下決心,舉手將離火鼎送到嘴邊,一口將其吞下。端木忠在旁提聚全身功力,凝神戒備。

天道有常,萬物之生死,枯榮,增衰,明暗,自有其至理所循。順其行之為應天,反其行之則為逆天。修道之人,在前半途可謂順天行事,收心靜性,養精固本;導行肢體,以通經絡;吸進清炁,呼出濁氣;內聚精神,不使外遊;這些都是修身養性,強身健體之功法,於大道至理相應。

但是到了修道的後半期,即元嬰期以後,則是逆天道而為。修成元嬰,則是本體之外養成神識,可以超越眼耳口鼻身之五感,擺脫肉體束縛而神遊天地之間,甚至以元嬰超脫生死輪回之外,此謂之逆天。

逆天行事,必有天譴。所以在元嬰期之後,就是所謂度劫期,分別要承受地火、天雷、世情三劫。其間凶險萬分,稍有差池,輕則修為大減,身受重傷;重則當場斃命,形神俱滅!

但是修道之人,一旦道行精深,得窺天理至道,有望脫離生死輪回之苦,永存天地之間,無一可以抑製本心,停止繼續修行而保持原狀。此乃人之常情,試想某一個修道之人,在經曆漫長艱苦的修行之後,發現終於有一條路可以讓自己肉身成仙,超脫生死輪回之外,不在五行之中,永存於天地之間。誰還能抑製的了自己成仙的欲望,而隻追求身康體健,減少病痛,比常人多活區區數十載?

所以盡管修道成仙之人自古就寥寥可數,但是人們仍然趨之若鶩。眾生六界:人、鬼、妖、魔、仙、神。人界是最低等,最平凡,也是最無知的一層。不僅生命最為短暫,而且又受生老病死之苦,功名利祿之惑,情仇愛恨之困,酒色財氣之殤。靈根最淡,神識不明,不知六界,而妄自尊大,自詡為萬物眾靈之首,到頭來仍然是擺脫不了生死,在鬼界被抹去一切記憶,重新投入輪回。

修道之人即使修出元嬰,也隻是介乎於人與鬼之間的靈體。修為淺薄者,就會輕易被鬼差所擒,再次抹去記憶投入人間肉體凡胎中度輪回;而修為高深者,最多也隻是徘徊與人界與鬼界之間,但是孤苦無依,四處飄蕩,還要警惕除人之外的其他諸界侵害:鬼差會捉去再投輪回,而妖界和魔界都想吞噬元嬰以增加修為,仙界和神界也不容有六界之外的靈體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