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理論(3 / 3)

林炎仍不離開,對著掌櫃怒視,嘴唇也咬破了,一縷鮮血順著嘴角流下來。掌櫃見這小孩眼中的狠意,居然心裏一陣發冷,不敢直視。哼了一聲,轉身走進了廳裏。

這時方大夫才氣喘籲籲趕到,從後麵擠了進來,拽住林炎就往外拉。林炎拚命掙紮,嘴裏還喊著要他們還婆婆的命來。方大夫把他拽出人群,拉到一邊,低聲對他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你現在人小力弱,怎麼是他們的對手?這樣上去,隻會被他們打個半死,你不想以後給婆婆報仇了?”

林炎淚眼朦朧中,回春堂的幾個夥計都已經模糊不清,隻是盯著回春堂的金字牌匾,悶聲不答。

方大夫見林炎已經不是那麼用力掙紮,便拉著他的手轉身向家走去。林炎雖不做聲,但是始終扭頭看著越來越遠的回春堂,目露堅毅之色,似乎把仇恨的種子埋在了心裏。

方大夫一直拉著林炎道了自己家,關上大門,才放開了手,但已經氣喘如牛。從林炎家奔回鳳凰鎮,又拽著死也不肯回頭的林業走了大段路,讓方大夫筋疲力盡,幾乎丟了半條老命。

風箱般喘息了好一會,望著呆呆的林炎,方大夫不禁長歎一聲。暗忖這孩子的命還真是苦,以後就是無人照料的孤兒了。方大夫進屋和家人商量了一下,帶了些散碎銀子,又走出房門,拉起林炎上街。

方大夫先去西街雇了幾個短工,又去買了些香燭冥紙元寶之類,然後去棺材鋪買了一副薄板棺材,讓短工抬起,拉著林炎向茅屋走去,一路上林炎眼神發直,猶如癡呆之人,方大夫卻不停長籲短歎。

到了茅屋,先吩咐兩個短工去山腳下的那處孤墳,再挖一個墓穴出來。然後讓餘下的兩人將林炎婆婆的屍身稍作整理,放入了棺木之中。見林炎仍然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摸樣,方大夫又些擔心的拉過林炎的手,把了把脈。還好,隻是怒火攻心又悲傷過度,暫時迷了心竅。

不久挖墓穴的兩人回來,說已經妥當。方大夫吩咐四人抬起棺木,拉過林炎的手臂,夾在臂膀間,一手提起裝紙錢元寶之類的竹籃,另外一隻手不時抓起些紙錢往天空揮灑。冥紙紛飛中,林炎不聲不響跟在身邊,也不再哭鬧,看的方大夫都有些心酸。口中喃喃作聲,方大夫低語:“橋歸橋,路歸路,走的人安心去吧,這些散碎銀兩路上花用,保佑這孩子以後順順當當,多福多壽。。。。。。”

到了墓地,放棺入穴,封土成堆之後,方大夫拉過林炎,讓他磕了幾個頭。倉促中也沒有置辦墓碑,隻是在墳前插了一塊木板。隨後方大夫付過工錢,打發那幾個短工回家。把剩餘的元寶冥紙付之一炬之後,拉著林炎回到茅屋。

見房內淩亂不堪,家徒四壁,方大夫不禁又歎了一口氣。心道:“攤上了這回事,自己沒有什麼過錯,也是於心不忍,給這老太太出錢送葬,也算是積了一樁陰德。”拉過林炎,在他人中穴和百會穴處輕揉了一陣,又用水給林炎洗了把臉。林炎散亂的眼神才逐漸凝聚,精神也慢慢恢複過來。方大夫暗道:“雖有心帶他先回家,休憩靜養幾天,但是怕家裏那婆娘又撒潑耍刁,罷了,自己做到這一步,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隨後安慰了林炎幾句,方大夫慢慢踱出門口,回家而去。

林炎在地上呆坐片刻後,忽然倒在地上,雙目緊閉,竟然是昏睡了過去。也難怪這六歲的孩童,連日來奔波勞累,前日被人打和昨天進山所受的傷還沒好,又經曆婆婆過世的打擊,已經是心力交瘁,實在沒辦法支撐了。

此後,林炎孤身一人在茅屋過活,仍然是進山砍些柴薪,背到鎮上換些米糧,回茅屋生火做飯。隻是經常跑去山腳下公公婆婆的墳墓處,或放聲大哭,或低頭垂淚,悲切淒慘,讓人聞之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