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隻眼看文壇
卷首語
中國文壇隻有打倒魯迅才會和諧。
——誰說的?恐怕是活夠了。
現在藝術批評的收費寫作類似於“小姐出台”,給錢就行,給多少錢就說多少句好話。
——如今的評論界已經墮落到了“花錢買藝術評論”的地步了,作家石康試問藝術批評的存在還有何意義?
不料某位作家的見識竟平庸到可以寫小說。
——閻連科的嘴真是把利器,不知道是哪位作家得罪他了,被損得好苦。
在這個圈子裏,一個人出名到某種程度,就有權利胡說八道。
——張愛玲一語道破先機。
在中國文壇裏一個人身邊的位置隻有那麼多,你能給的也隻有那麼多,在這個狹小的圈子裏,有些人要進來,就有一些人不得不離開。
——郭敬明的潛台詞應該不會是:老東西們都離開吧,讓新人滾滾而來。
像蔣方舟這樣沒有文學天賦的人竟被包裝成“文學天才”。小時候靠作家母親代筆,長大了就隻能靠自己去抄,小說抄菲茨傑拉德,散文抄龍應台,連名家都敢抄,抄得肆無忌憚。她還號稱“不回應,別理他”。如果小偷被抓住了也這麼說,大家怎麼想?多虧她不像韓寒那樣有團隊支撐。
——打假專家方舟子如此批判蔣方舟,不知有沒有真憑實據,否則一場網絡大戰又要血腥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