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突勒帝國(1 / 2)

天下已經處於分崩離析的邊緣,而此時在大漠的突勒帝國的宮廷之中,突然帝國的皇帝也是整個草原的眾汗之汗的郝連旻正在召集他的群臣開會。

說起郝連旻,此人原本是在中原長大的。他的父親是突勒的首領,因為當時的突勒受到北胡的壓迫,為了反抗這種壓迫,突勒可汗郝連劾裏缽將他的兒子郝連烏雅束送去大雍為質子請求大雍援兵,而這個郝連烏雅束就是赫連旻,他在中原給自己取了漢名,並且因為是質子,從小宿衛在大雍宮廷之中,他又好學習,學問也與日俱增。不過畢竟郝連旻畢竟是草原出身的,驍勇善戰才是他的血液。

後來他繼承了父親的位置,帶領著他的部落幹掉了北胡汗國,完成了他對草原的控製。隨後他又把目光盯在了海東國的身上,海東國是由粟末肅直人建立的,已經建國二百餘年了,國家十分繁榮,而且是一個已經漢化的國家,居民農耕定居,經濟發達。郝連旻對這裏是垂涎三尺。因此親自率領十萬大軍來滅海東國。

而此時海東國人民已經許久沒有經曆戰爭,麵對十萬鐵騎的來犯最終沒能守住國家,海東國就並入了突勒版圖之中。而且隨著中原因為農民起義而發生動蕩,又有諸侯之間的火並而十分動蕩,不少漢人越過了長城來到漠北歸降了突勒。

對於已經漢化的海東人和漢人,草原上的製度顯然不適合他們,因此郝連旻采取了一個來自幽州的書生韓若冰的主意,給他們修建城池讓他們務農。同時又在草原上修建城池用作控製草原的據點。

當然這其中最讓人瞠目結舌的就是他讓郝連旻稱帝,以皇帝這個名號來統治這些漢人與海東人。而韓若冰也因此擔任了突勒帝國的第一任中書令,輔助郝連旻治國。但是雖然稱帝了,但是對於帝國以後如何運作,雖然韓若冰當了中書令,但是這隻是一個名號,到底應該如何運作必須認真討論。

朝廷明顯分成了兩個派別,一個是以郝連旻的叔叔郝連力微為首,主張就是原來如何就如何,維持突勒舊俗。而韓若冰認為應該以中原的製度來改造突勒。在會議上,來自草原的群貴族幾乎都站在郝連力微的一邊。而且此時有許多來到草原的漢人被突勒人當成奴隸,因此突勒貴族把韓若冰都看成奴隸。

稱帝對於突勒貴族來說也許就是多了一個稱號而已,但是韓若冰接下來要做的對於中原來說是正常的,但對於突勒來說就是前衛的,畢竟草原之上的君臣關係沒有中原那麼嚴謹,現在讓他們要遵從中原的禮製他們豈能這麼輕易的同意。

其實郝連旻是同意韓若冰的意見的,因為郝連旻是在中原呆過的,中原皇帝的威嚴他是見過的。而且此時郝連旻的妻子就是大雍的和親公主,也是當今大雍皇帝的堂妹虞氏,此時自然是突勒的可敦也就是皇後。

郝連力微是郝連旻的叔叔,在他父親的時候就已經是手握重兵之人,如今郝連旻稱帝之後,他叔叔被封為了代王,並且有太師的名號權侵朝野,但是他叔叔仍然不喜歡這一套來自於中原的東西,而是更喜歡突勒舊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