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情況下來自非正式溝通的信息反而易於獲得接收者的重視。因為這種溝通一般是采取口頭方式,不留證據、不負責任,有許多在正式溝通中不便於傳遞的信息卻可以在非正式溝通中透露。
非正式溝通起源於人類愛好閑聊的特性,閑聊時的信息稱為傳聞或小道消息(並非謠言)。根據專家的研究,公司中80%的小道消息是正確的。但公司並不能過分地依賴這種非正式溝通途徑,因為這種信息遭到歪曲或發生錯誤的可能性較大,而且往往無從考證,尤其是與員工個人問題緊密相連時(如晉升、待遇、改組等),常常會發生所謂的謠言,這種謠言的散布往往會對公司造成較大的麻煩。
非正式溝通往往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非正式溝通的信息往往不是完整的,有些是牽強附會的,因此無規律可循;
(2)非正式溝通主要是有關感情或情緒的問題,雖然有些也和工作有關,但常常也會帶上感情的色彩;
(3)非正式溝通的表現形式具有多變性和動態性,因此它傳遞的信息不但隨個體的差異而變化,而且也會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4)非正式溝通並不需要遵循公司結構原則,因此傳遞有時較快,而且一旦這種信息與其本人或親朋好友有關,則傳遞得更快;
(5)非正式溝通大多數在無意中進行,其傳遞信息的內容也無限定,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都可發生。
非正式溝通有以下作用:
(1)可以滿足員工情感方麵的需要;
(2)可以彌補正式溝通渠道傳遞的不足;
(3)可以了解員工真正的心理傾向與需要;
(4)可以減輕領導者的溝通壓力;
(5)可以防止某些領導者濫用正式溝通渠道,有效防止正式溝通中的信息“過濾”現象。
非正式溝通的優點是溝通不拘於形式,直接明了,速度很快,容易及時了解正式溝通難以提供的內幕新聞。其缺點是難於控製,傳遞的信息不確切,容易失真,而且可能導致形成小集體、小圈子,影響公司的凝聚力和人心的穩定。所以領導者應該予以充分注意,警惕小道消息的負麵作用,並利用非正式溝通為公司目標服務。
公司內部溝通渠道的表現形式
公司內部溝通渠道可分為正式溝通渠道和非正式溝通渠道兩種基本類型。每種溝通渠道又有許多種表現形式。
◎ 正式溝通渠道形式
1.鏈型溝通
表現在五個層次中,信息逐級傳遞,隻有上行溝通和下行溝通,居於兩端的人隻能與其相鄰的一個成員聯係,而居中的人則可以分別與兩端的人溝通信息。在這種形式中,信息經層層傳遞、篩選,容易失真,各個信息傳遞者接受的信息差異很大。
2.輪型溝通
表示一個領導者與四個員工進行溝通,而四個員工之間沒有相互溝通現象,屬於控製型網絡,其中隻有一個成員是各種信息的彙集點與傳遞中心。這種方式集中化程度高,解決問題的速度快,中心人員的預測程度高,而溝通的渠道少,公司成員的滿意程度低,士氣低落。
3.環型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