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紀律到位,嚴明紀律讓執行有保障(3)(2 / 2)

遵守紀律,保證戰鬥力

一個善於協作、富有戰鬥力和進取心的團隊,必定是一個有紀律的團隊。同樣,一個積極主動、忠誠敬業的員工,也必定是一個具有強烈紀律觀念的員工。可以說,紀律永遠是忠誠、敬業、創造力和團隊精神的基礎。對公司而言,沒有紀律,便沒有了一切。

要想盡快成為合格的員工,就要了解職場的規範,遵守職場紀律。而職場紀律的遵守,又不是強製性的,它需要每個員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是一種自覺的狀態。

人在職場,就要清晰定位自己的角色。隻有角色有了一定之規,才能保證自己不偏離公認和潛在的規則,才能順利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和目標。

一位父親以水隻有放在杯子裏,受到杯子的約束才可能被人喝到為例,告訴兒子:隻有通過自我約束才能獲得成功。

在生活中,有著許多像杯子這樣的例子,這其中有外加的,也有自覺的,這種自覺就是自我約束和管理。自我管理就是有意識地控製自己,有原則地對待事物。在很多時候,自我管理常常意味著放棄一些東西。有時,這些東西正是自己渴望已久的。麵對誘惑與欲望,能夠自我管理的人知道今天的放棄是為了明天的得到,什麼都不放棄往往會失去更多的珍貴的東西。

德謨克裏特曾說:“和自己的心鬥爭是很難的,但這種勝利則標誌著這是深思熟慮的人。”這句話正是對自我管理者的一種肯定。

一個員工,能夠做到自我約束和管理,自覺遵守公司的紀律,那他就是一名合格的員工。擁有這樣員工的公司,才能保證自己的戰鬥力。

有一位公司培訓師經常問周圍的人這樣一個問題“每天早上起床是為了什麼”?最常聽到的答案總是一個樣“我必須起床,我得……”這是推卸責任的一種回答。它是說,如果一個人想要謀生並照顧自己和家人,就必須要起床。事實上,大部分人早上並不是非起床不可。如果他們決定就這麼躺下去,無論生活還是世界都不會因此翻天覆地。或許他的工作會有些耽擱,第二天必須加緊補上;會議可能錯過,約會得重新安排,但依然不會有什麼大事發生。“我必須”並非起床的強製理由。

第二個最普遍的回答很詼諧,然而饒有意味“因為我要上廁所”。這個答案是否能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同事?我們問:“為什麼你今天早上到辦公室來?”同事:“嗯,我6:30起床上廁所,然後想反正也起來了,索性來辦公室瞧瞧。”看起來,很多人的驅動力來自壓力,而不是真正的自律。

我們沒有想到,我們固然是準時上下班的,可是,我們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氣沉沉的、被動的,像這樣的遵守,怎麼可能在工作上有更大的貢獻和突破。我們所說的遵守紀律,不僅僅是在行動上不違反公司的規章製度,光做到這點遠遠不夠,遵守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紀律的重視。

員工對紀律的遵守應該是自覺的,發自內心的,不應該是來自外界的約束力。

對於自我管理的問題,詼諧作家傑克森·布朗曾經有過一個有趣的比喻:“缺少自我管理的才華,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魚。眼看動作不斷可是卻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往後,還是原地打轉。”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有幾分才華,而且工作量實在不少,卻又看不見太多成果,那麼我們很可能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