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兩則,客棧相連,舉不勝多,而且多有特色,以及傍河渠呈曲線狀排開的商阜店鋪星羅棋布。客棧和商鋪多為木樓板房,古樸而典雅,給人一種置身於古老的南朝北國邊塞之城的夢幻之中。商店內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而且多為納西民族的工藝品,以蠟染花布、圍巾飾物和風景木雕石雕以及玉石翡翠製品贏得遊人的青睞。我也買了幾件飾品,如披肩、圍巾等,回來後分給了親友們,以表心意。有一件圓形的木雕刻古城風景就擺在我書房的書櫥裏,不時把玩,回味著遊覽古城的情趣。
在古城遊覽,置身於客棧和商鋪的夾雜處,你就會看到數不清的飲食小店,店老板和師傅們把看家的拿手飯菜做得香氣撲鼻,吆喝得淋漓盡致,瀏覽其間,口水不斷,總想把每個店的菜肴嚐個遍。終於我被香風熏倒,在臨池的一家小店吃了一碗純正的雲南米線,邊吃品嚐美味,邊看小街美景,感覺太愜意了,以致忘卻了時間,一碗米線竟吃了兩個鍾頭!
麗江古城與新城的交界處,有一木製的大水車,是麗江古城的標誌。水車旁立一石碑,刻有“麗江古城世界文化遺產”題詞,引我與眾多遊客在此合影留念。水車旁有一塊大屏幕,每日播放的納西古樂和現代歌曲,是古城最受歡迎、最具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納西淨地》是較為出名的歌曲之一,具有納西民族風格,引來無數遊客的青睞和傳唱。在麗江,先有納西人,後誕生了納西古樂,而流傳下來的最早一份樂譜,據說是出自一位唐代的宮廷樂師之手,是他帶領一群樂師逃難到了麗江,距今至少一千三百多年了。
夜幕降臨,漫步在四方街上,這裏便是熱鬧的大廣場,這時悠揚的葫蘆絲音樂從廣場傳來,順眼望去,一群身穿納西族服裝的帥男靚女正圍成一個大大的圓圈載歌載舞,從節奏整齊而明快嫻熟的舞步舞姿,可以看出她們像是專業舞蹈隊,可一聽介紹原來是當地居民早晚參加鍛煉的年輕舞者,其中就有家庭旅館的年輕老板,渲染著青春活力,招徠著四麵八方的遊客。我可是一名歌舞的愛好者,也搖搖欲試的參與其中,隨著葫蘆絲的音樂節拍也跟著跳了起來,看著學著跳著,一招一式,引來納西族姑娘們的讚揚,誇獎我的舞跳得好,並約改日再跳。臨近深夜,人們還意猶未盡,無不沉浸在無比興奮之中,真有樂不思蜀,留連忘返之感。
古城夜色美不勝收,它以黃色和紅色及兩色的混合色為主色調,把古城的建築打扮得五光十色,絢麗多彩,它的光影構圖,呈現出獨特的民族建築風格,優美之感表現得淋漓盡致,遊客都說古城的夜晚美得養眼,那是名符其實。望著盈盈的月光,流瀉在古城裏、河麵上,月華如水,寧靜得連鳥巢裏發出的夢囈都能聽到,讓我好像走進入了空靈的禪境,而不能自拔。
早晨,特意起個大早,隨著人流,站在古城的街巷裏,深深呼吸,空氣是那麼清新、婉約,拂在麵上,是那樣的溫柔華潤。當我站在小橋流水旁邊的時候,心情立刻平靜下來,凡俗之心蕩然無存,而深深感受到世外桃源的詩情畫意。使我真正體會到“清晨的麗江,是寧靜的;晚上的麗江,是醉人的”。這使我想到當初康熙皇帝題寫“寧靜致遠”四個字時,自己也想要達到這種境界吧!
麗江古城是古樸的,是迷人的。涉足麗江,你就會被這片神奇多情的土地所傾倒。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秘的民族文化,賦予了這片土地一股懾人的磁力,其神奇之處,是難以用筆墨來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