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有效地利用零碎時間
所謂零碎時間是指不構成連續時段,在兩件事之間的空餘時間。有效地利用零碎時間,可以增加工作密度,加快工作節奏。
(8)提高單位時間的利用率
做任何事情,都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以便縮短時間。有成效的主管並不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壓得喘不過氣來,自信自己的時間是充分的,總認為自己還可以擠出更多的時間來。
(9)複合工作法
人的大腦是劃分區域的,如聽覺區、視覺區、語言區……各個區域有不同的使命,據說可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區域同時興奮起來,因此有些工作可以同時進行。
有些應酬或不重要的會議,領導者不去又不行,去了又覺得失去不少寶貴時間。這時一方麵表麵應酬,另一方麵可思考其他工作問題。
(10)有效地利用節約時間的工具
如個人備忘錄、台曆、工具書、通信簿、計算器、電傳、電話、電子郵件、VCD 機、錄像機等。工具齊全、適用,用起來方便、順手,就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開好一個會,除了對目標、議題、議程作總體規劃、用好開場白、連綴語、結束語和應變語以外,還有其他許多問題應該注意。
(1)做好會務工作
例如時間問題。在什麼時候舉行會議,常常直接影響會議效果。在美國瑪麗·凱化妝品公司裏,每周最重要的事件就是銷售主任在本單位舉行的銷售會議。這個會議被安排在星期一上午舉行,這個公司的領導說:“如果你上周銷售情況差,那你得在星期一上午召開的銷售會議上聽聽別人的經驗;如果你上周銷售情況好,那你得在星期一上午召開的銷售會議上講講自己的經驗。”
要是一個人散會時渾身是勁,那他有整整一周的時間把勁使出來。有個學校在星期六下午召開校務會,會議上決定的東西要等過了一個周末才能貫徹,無形中就抵消了會議的效果。
會場的布置也值得注意。例如環境是否安靜,光線是否充足、空氣是否流通都應考慮。就說會議桌的布置,一般說來應做到幾點:一是應便於主持人觀察到所有與會者,如果會議桌過於狹長,而主持人又坐在長邊的中間,他就無法和每個人形成目光交流;二是應有利於會議氣氛的烘托。例如與會者圍成一圈,討論的氣氛就容易出來,而所有與會者都朝一個方向坐,就製造了一種典型的聽取發言的氣氛。主持人在會前應當選定。
(2)掌握宣布開會的時機與方式
主持人不同於發言人,他不應過多地卷入到會議發言中去,他應當超脫於一般發言者之外。但是,這並不是說他對會議內容無動於衷,相反,他是會議的組織者與控製人,隻不過是他更多地運用無聲的語言手段幹預會議。
例如開場時主持人的行為舉止就很重要。他走進會議室時要展現在大家麵前的初始形象對會議就有影響作用。如果他步履緩慢,猶豫不決,那就給人一種不果斷的印象,為會議定下拖拉的基調;如果他陰沉著臉,緊鎖著眉頭,那立刻給會議罩上一種緊張不安的氣氛。會議主持人應當是挺直腰板,充滿信心地出現在大家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