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好不好,先看相貌;商品好不好,先看包裝;公司有沒有實力,先看門麵。我們生活在一個現實的世界,必須遵循世俗的遊戲規則。
當我們在店鋪裏麵對著入口仔細觀察進入店鋪的顧客時,就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顧客都帶著一雙尋找的目光。
在商品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麵對著品種繁多的商品,顧客的耐心已經越來越少了。
經營場所多的地帶,正是商業繁榮的地方,這裏顧客雲集,商品的吞吐量有如風卷殘雲。而偏僻的地方,即使競爭的對手少,可是沒有顧客,我們把商品賣給誰呢?
如果疏忽了對商品特點的展示,即使再好的商品也會遭到冷遇。使顧客顯而易見地看出每件商品的特色,是十分重要的陳列技巧。
店址為經營之本
很多人對於開業的場所並沒有固定的目標,隻是一味地想:“我要開餐廳”、“我要開服裝店”。這類人偶爾看見這樣的報紙廣告——“店麵廉價出租”、“任何生產皆宜”、“盡速聯絡,以免錯失良機”,多半會怦然心動而躍躍欲試。
隻要你冷靜地想一想,就會明白,沒有哪個地段是適宜任何一種商店的,所以,你選擇店址時,不要妄下決心,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有位姓陳的小姐,由於興致所致,經營了一家民俗工藝品店,利潤也相當不錯,可以算是一個成功的例子,據她自己說,成功的最大原因在於選對了店址。
對於剛開業的人來說,最苦惱的莫過於選擇店址了。事實上,陳小姐也不是一開始就在該地進行經營的,她換過兩次地點。她的經驗很值得詳細介紹。
陳小姐決定在現址開店以前,曾經有意在一個寧靜的社區小地進行經營,後來發現那裏的過路人太少,隻有很少一部分人會光顧,於是便決定將店址選擇在鬧市區。後來,終於找到一個理想的店址,這裏人來人往,客流很大,而且租店的費用也還合理,但這裏多的是酒吧、咖啡店、夜總會,是適宜夜生活的商業區,和自己經營民俗工藝品的風格、氣氛都不相符,所以,陳小姐放棄了這個想法。
接著又經介紹,有一處距車站1公裏左右的商店,這家商店位於舊住宅區的商業街一角,各種條件看起來也不錯,但這一帶多的是日用百貨的專賣店,又和自己的民俗工藝品感覺不符。
最後,陳小姐在一處高級住宅區的一角落了腳,這裏鄰街,從高架橋上,都可以看見店內的陳設,過往行人也時時順便折進來看看,這樣,陳小姐的生意日漸興隆。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並非是鬧市、商業區就好,店址的選擇要和自己所經營的項目和所在地的居民構成聯係起來。
首選繁華地段
我們也會發現,有些經營規模較小的店主,往往會避開經營場所較多的地方,而把自己的商店開設在較為偏僻的地方,使自己不至於在競爭中“胳膊鬥不贏大腿”。事實上,經營場所多的地帶,正是商業繁榮的地方,這裏顧客雲集,商品的吞吐量有如風卷殘雲。而偏僻的地方,即使競爭的對手少,可是沒有顧客,我們把商品賣給誰呢?所以,要想有理想的經營效果,就應該把自己的商店盡量往繁華地帶擠。至於人家的規模比自己的大,我們也不必擔心。小規模自有小規模的好處,我們可以在商品的“奇”和“精”上下工夫。小商店要想在大商店的夾擠下生存和發展,隻有在經營的花樣上與眾不同,才是較好的選擇。譬如,我們可以開專賣店。雖然我們在品種和數量上比不過人家,但是,我們可以就某一方麵的商品做到應有盡有,比同類的大商店的品種還要齊全,這就形成了自己商店的大特點。
批發生意應選在成行成市的地方
批發業應盡量靠在專業性的成行成市之處。批發業的特點是數量大而利薄,故首先要把數量列為首要條件。一般來說,成行成市的地方,客戶往往較多,他們在選購時,就會來詢問和選購你的商品。你不必擔心這種地方的競爭,要進入批發市場,你首先就要有競爭的意識與準備。若是初“下海”之人,你不一定能很快找到最低的進貨價格,但你絕不會以這一市場的交易價作為你在另一市場的進貨價。這種市場的外部條件你不必過多地考慮,因為這種市場之所以能夠發育成熟,適應各種外部條件幾乎是必然的。你在這種地方經營能很快地得到鍛煉。競爭的人越多,市場就越發達,各種外部條件也就會越來越好。你能在這樣的地方較快地結識更多的客戶與供應商,能了解到更多的商品信息。成行成市的地方,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出名了,也不是一家兩家就出名了,而是要成千上百家,經營十年、幾十年才能出名,才能成行成市。例如,成都的荷花池服裝主城,現在非常聞名,是南北雜貨的大據點。浙江義烏、河北白溝的小商品市場,溫州的紐扣市場,廣州的服裝市場都非常有名,這都是多少年的積累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