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商務部:外貿增幅或縮水15%,明年仍可能回落等10則(2 / 2)

央行表示,下一步將致力於推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引導民間資本規範從事資金借貸活動,鼓勵民間借貸規範化、陽光化運作,發展多層次信貸市場,滿足社會多元化融資需求。

——中國經濟信息網

王建:中國經濟可能在2013年見底

中國宏觀經濟協會秘書長王建近日接受訪問時表示,中國經濟很可能從2011年開始連續3年下行,在2013年見底;而美國經濟會再次發生新的衰退。

王建表示,中國經濟增長就是一個下行的趨勢。當然,這裏麵還有很大的國際因素和外部因素,但美歐的經濟會越來越糟,他們可能也是在2013年處在嚴重蕭條中,這對中國來說,外需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打擊。

——中證網

李揚:中國經濟增長將由高速轉入中速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日前出席會議時表示,“ 在未來10年裏,中國可能隻能指望8%至8.5%的平均增長速度。”

李揚認同中國經濟增長將放緩的觀點:“中國在未來經濟發展過程中三個主要的需求因素中,出口因素會大大的弱化。如果出口按照目前的格局下降,整個GDP跟過去32年的平均數相比,下降1-2個百分點是正常的,未來的10年裏,我們可能隻能指望8%至8.5%的平均增長速度。”

——經濟參考報

李稻葵:宏觀政策趨緊至少將維持2到3年

清華大學金融係主任李稻葵近日在2011年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上提出,宏觀政策可以根據國際環境進行微調,但是必須給予一定壓力,至少在2到3年保持趨緊的態勢。

李稻葵同時還是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但他強調這是其個人觀點,“很多企業家希望宏觀政策會有一定放寬,但是必須看到擺在我們麵前的不可避免的調整。因此,宏觀政策基本格局和態勢是穩定的。”如果放寬政策,對於一些需要調整的產業和企業又將獲得資金。 他認為,應抓緊時機,按照“十二五”規劃目前積極推進改革,包括利率市場化、彙率改革、資本賬戶的可兌換等等。

——第一財經日報

陳文玲:中國經濟轉型麵臨七大機遇

日前,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司長陳文玲認為,目前中國經濟轉型的外部環境非常嚴峻,但同時又麵臨七大機遇,其中有些會轉瞬即逝,有些則可能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首先,中國的經濟周期還會繼續拉長。其次,中國會迎來消費增長的黃金時期,且可能是爆發式的增長。第三,中國已經成為一個貿易大國、投資大國,以及承接國際先進製造業、高端產業轉移和高端要素重組的一個重要平台,這為企業的轉型升級創造了外部環境。 此外,中國創新能力和人才儲備能力的增加;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的繼續推進;工業化,特別是先進製造業的發展;人民幣的國際化等都為轉型釋放了巨大的潛力。

“要加快轉型,早轉早主動,早轉早發展。”在陳文玲看來,“對於國家而言最佳的轉型時期是最近五年,也就是‘十二五’期間,最長的容忍時期是到2020年;而對於企業而言,轉型升級最好是在23年,最長5年內完成,否則企業就無法找到方向。”

——新華網

樊綱:中國經濟已“軟著陸”明年將平穩增長

中國經濟體製改革會副會長樊綱在專訪時表示,房地產調控和貨幣政策調控一年半以來,中國經濟已經基本實現“軟著陸”,明年中國經濟將會出現平穩增長,仍能保持8%,甚至8.5%以上的增速。

展望明年經濟形勢,樊綱表示很有信心。樊綱認為,中國經濟會平穩增長。中國最好的增長速度不是兩位數的增長,而是比較可持續的沒有通貨膨脹也沒有通貨緊縮的增長。要實現這種健康增長在某種時候經濟會出現一些下滑,但下滑並不意味著滯漲。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從11%降到9%,仍是世界最高增長,而且是比較穩定的增長。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