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是1979年2月17日,早上八點多鍾,解放軍連長歐陽雄準備對七星嶺(八姑嶺)上的越軍做出進攻。
三排長張耀建看到眼前已經大亮了,山頂離他們隻有100多米的距離。他感到:隻有往上從衝,也就是五六分鍾時間就能輕易地攻上去。還有,這時的七星嶺(八姑嶺)和八達嶺已經槍聲急急。除了歐陽雄連長的六連,還有解放軍41軍368團2營的一、二、三、四、五、七、八連在同時對七星嶺進行攻擊。因為它離中國廣西龍邦和越南茶陵的大路很近,這裏是通往越南南方的重要要道。如果中國軍隊進入這一路段,那麼,就會被狡詐多變的越軍襲擊。這就是自衛戰剛開始,必須要在一天內,進行打掉的重大戰役原因。
“連長,我們被攔擊了,這怎麼辦?”張耀建排長問。
當然,必須進行。歐陽想:這第一次進攻,一定要想法打下越軍的高地。可是,該怎樣做呢?他想到這裏,也沒有一個辦法。在身邊的陸排長看到自己連長著急心更急,用自己右手抬起把他軍帽往上稍一抬抬。
“連長,我們這樣。拿一部分進攻,拿一部分火力掩護。”
歐陽連長覺得行,就點頭同意:“我看就這樣。二排用火力掩護,三排進攻。”
兩個排長就立刻轉身,彎著腰向自己的戰士布置任務去了。
要進行第一次進攻了,歐陽連長抱著戰死的準備和信心。他覺得陸排長的建議是目前戰況中可行的。認為一個排掩護,一個排進攻,對敵人是一個牽製。對我軍的進攻是有益處的。他決定帶著三排的戰士進行第一次進攻。他必須到前麵去,到戰士們前麵去,他還不隻是他們的連長,還是必須衝鋒的戰士。而他這一想法,跟中國著名軍事指揮官,已經逝世37年的王近山將軍是一樣的,那麼,請今年七月關注反映以王近山將軍為原形的他在紅軍、八路軍時期的戰鬥生活的小說《王祥》。他在馬上觀察,從越軍陣地上麵時高時低的馬浮草上射下來的子彈。而正麵的子彈射下來的力度大。他想到:還是盡量讓戰士靠邊進攻,避開子彈橫射的正麵。這時,陸排長把三挺機槍架到了歐陽連長的身邊的斜地上。然後,歐陽連長看到張排長低著身子到了他的身邊。看來是在等著歐陽連長的命令。歐陽連長立刻對陸排長喊道:
“三排跟我進攻,二排掩護!”
二排長陸向東、三排長張耀建立刻回答:“是,連長。”
衝鋒開始了!而真正的戰鬥開始了!
歐陽連長看到他倆和他們的戰士做好了準備,就覺得馬上開始。
“二排長,開槍!“
“是連長!”長得一個略長的早已發紅的臉的、純樸勇氣旺盛的22歲的陸排長剛勁有力地回答。
然後,陸排長就回臉對在自己身旁三個操作機槍戰士果斷一喊:“射擊一一”
這是,張排長要衝了。盡管,他知道自己可能一跑出去,就會被打死、重傷,但是,他絕不會想這些,而是堅決進攻。就問:“連長,我們上了。”
“等一下。”歐陽連長說。那麼,歐陽連長是什麼想法呢?他覺得可以先讓機槍打一陣,吸引越軍的注意,再讓張耀建排長的副排長從側邊上,他看到側邊的馬浮草和野甘蔗高一處埃一處可能對我軍的進攻上比較有益處。但是,歐陽連長覺得,越軍是知道解放軍的戰術的,他感到了對方會意識到這一點,這樣,我軍的進攻就具有不確定性。但是,歐陽連長還是做出行動:隻有在行動中,對付敵人。
這時,在長滿綠油油葉草的山坡上,歐陽連長看到山不高,但是在這樣不高的山頂上,有極力在阻擋他們的越軍是不會放過解放軍的。除了歐陽雄連長前麵的打到他們至多是大腿上的草,就是如蛇般占據在山上的敵人火力已經和他們相對,這應該是歐陽連長的意願。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