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後來將自己這身武功寫成了武學秘籍,傳給了加入了錦衣衛的養子,而後這些武學秘籍在鄭家中代代相傳。不過傳至鄭義這一代,由於缺乏先輩高人的指引,外加自身天賦不夠卓絕,鄭義能參悟得了的武學秘籍就隻有三成了。即便如此,一隻腳踏入一流境界的他也是整個禦林軍中武功最高的人,沒有之一。他這身武功放在江湖上就是一個中等門派——譬如華山派——的掌門水準,而在整個大明皇宮中,他也是僅次於大內十大高手的人——當然隨著“西廠三英”和“東廠三傑”的先後死亡,鄭義實際上已經坐穩了大內第五高手的寶座——在錦衣衛中的馬錕武功境界尚未突破的前提下。
仇昌在查到“奈何橋”是被鄭義借走的之後,他心中也猶豫要不要繼續往下查了。雖說自己的官職比人家高,還有個當錦衣衛都指揮使的師傅做“靠山”,但自己的家世比之人家鄭義可相差太遠了!鄭家有成祖皇帝朱棣的禦賜鐵券,非犯謀反重罪不得抄家,自己不能搜查鄭家,就得請鄭義自己把“奈何橋”拿出來作證,可是就算自己親自上門求證,鄭義也未必會搭理自己!因為自己還不夠格!
那是不是讓師傅“八爪遊龍”龍千替自己去向鄭義問詢呢?就算鄭義瞧不上恩師龍千的正三品的官職,但看在他武冠天下的大宗師的份上,應該不會斷然拒絕吧!可是自己已經是弱冠之年了,難道還要事事靠師傅?這一點讓仇昌接受不了。
這是仇昌的第一件煩心事。
還好他的運氣不錯,這件煩心事不到十天便消解了一半。
就在仇昌返回京城的第九天,將“奈何橋”借走數月的鄭義突然將“奈何橋”歸還了錦衣衛典藏館。
仇昌從錦衣衛典藏館那裏了解到,鄭義借走“奈何橋”的目的是為了“了解魔兵構成,為改革大內禁軍武器的精良程度做試驗”。這個理由很冠冕堂皇,毫無破綻,因為近幾年國家確實在實行精兵製度,無論是兵員還是武器裝備都在精益求精的革新曆程中。
但仇昌沒過兩天,就聽到了一個聽起來很真實的小道消息:武器試驗早在一個半月前就結束了,鄭義正打算把“奈何橋”歸還大內的前一夜,卻發現這魔兵不翼而飛,鄭義四下尋找卻始終找尋不到,為了這事還失手打死了好幾個研製精銳武器的匠人;鄭義無奈之下隻好施展拖字訣,這一拖就是一個多月;誰知就在大前天晚上,鄭義突然在自己的書桌上發現了這件魔兵,於是第二天天一亮,他就趕忙把“奈何橋”歸還了回去。
這個消息仇昌判斷不出真假,因為鄭義肯定不會對他說真話,因此在“奈何橋”是如何失竊的一事真相大白之前,這第一件煩心事隻能算消解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