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鈞終於認出了眼前的這柄刀與眼前的這個人。
細川彰原來埋伏在水下好久了,他的目標雖然隻是監視李廷相、李純鈞等人,但這並不妨礙好戰的他在戒色上人落水的瞬間將其擊殺。
其實當他認出了孫瑾瑜的身份時,他原來是想找孫瑾瑜報仇的,但他考慮到孫瑾瑜的武藝實在高強,這才放棄了找孫瑾瑜的麻煩,而轉而衝孫瑾瑜身邊的戒色上人下了手。實際上也是細川彰運氣好,這些人當中雖然有半數功夫不如他,卻隻有戒色上人和寧王朱宸濠兩人有可能被其一刀穿心而死,這是因為這二人的外家功夫都不是極強,而且廝殺經驗不夠、反應不夠靈敏的緣故。若是細川彰找上其他人,要想一擊中的卻是不可能的了。周昂就是個明例。
水的阻力因水中物體大小而異,李純鈞本就人高馬大,外加一條長度等身的天罡戟,在水中產生的阻滯感就更非尋常了。而細川彰則不同,且不說其身材遠不如李純鈞魁梧,就是他手中忍刀也是極為細長、能很大程度的減弱水之阻力,況且紀伊忍者的日常訓練頗為恐怖,細川彰早在十二歲時在水中就已經如履平地了,因此他較之李純鈞的優勢實在明顯。
李純鈞家傳戟法是天底下少有的馬戰、步戰皆宜的功法,但在水下卻是不成樣子的,而曹峻傳他的上乘戟法他還不能將其發揮的圓轉如意,因而李純鈞打一開始就對自己沒有多大信心。於是,李純鈞在被細川彰破掉數招後,不禁心中生怯而被細川彰招招狠辣的刀法逼得不住地往後遊去。
一個好的忍者就如同一個好的獵手一般,更何況細川彰這日本第一中忍!自李純鈞畏戰的那一刻起,細川彰就已經在心中宣判了他的死刑!因而李純鈞雖然躲過了最初的偷襲,卻在之後的逃跑避戰中接連著受了細川彰七八刀,甚至有一刀正劈在李純鈞大腿根上!所幸的是李純鈞內力高出細川彰甚多,《和而不同》第二重內功中對敵人傷害的削減作用在水下也起得了作用,這才使得李純鈞沒有立時斃命。
但李純鈞總歸是受了傷,他在這海中拚命地遊著,不時地揮著天罡戟試圖撥開細川彰的忍刀,卻多成了無用之功。冰冷的海水沿著傷口極大地刺激著李純鈞的身體、打擊著他的精神,李純鈞一邊嗅著自己的血液散發在海水中的血腥,一邊在心中暗自悔恨道:“李純鈞啊李純鈞,你都是死過幾次的人了,怎的還這般怯懦、這般沒用!方才你若有膽跟他搏命一鬥也未必會輸到這種地步!就算是當時死了,也好過現在受這樣的痛楚和罪過吧!”
其實非是李純鈞太過無膽,隻是因為人生來存在著趨利避害的天性及對大自然的畏懼。李純鈞知道自己的附近就有很多高手同伴,因而一開始不肯舍命相拚,他隻是想等待別人援救而已,哪怕這種援救隻是聲援!想那李純鈞也曾隻身赴會毒龍教,也曾仗義拳打東廠奴,又怎麼會是真的無膽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