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李純鈞在師門中聽來的很多江湖傳聞都是正確的——至少太行山上真的有狼群!
一雙雙綠色眼睛在這漆黑的林子中格外顯眼,李純鈞趕忙把徐愛從地上拉起來,把他頂到身後的大樹上,而自己雙手持戟、背靠大樹而立。
這是他第一次臨敵,他的敵人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狼!它們不會跟你按江湖規矩單挑,不會按武學招式出招,這無疑加大了李純鈞活命的難度。他很緊張。比第一次騎馬緊張,比第一次殺雞緊張,比第一次跟大師兄趙化切磋還要緊張得多!
“嗚——”好似戰場上的令鼓,當隱藏在狼群中的狼王爆出一聲怒吼時,四周的群狼集體衝了上來。
最前麵的蒼狼體型明顯比較大些,或許是先鋒吧!從上而下的一戟,毫無花哨的一戟將頭狼撞飛,五隻利齒灰狼也在這瞬間近身。李純鈞微曲左腿,右腳前踏,轉身半周,將長戟繞身一揮,擋下了麵前的四隻;將戟調轉,用戟尾做鈍器,一招“不重不威”正砸在從側後方襲來的第五隻狼頭上,可憐那狼頓時腦漿迸裂而亡。身為李家子孫《李衛公問對》乃是必讀之書,因而李純鈞深知“擒賊擒王”的道理。趁著後麵的群狼還未撲上的間隙,李純鈞將全身內力集中在兵刃上,一招招“仁遠乎哉”將煞氣向狼王聲音傳出的方向遠遠劈出,奮力劈開一條道路。李純鈞一心要殺狼王,身上其他地方的內力轉移,便來不及抵禦身後群狼的撕咬,不一會背部便衣衫破碎、鮮血淋漓。李純鈞也是拚了命,雙手握著天罡戟旋轉開來,之後將其遠遠丟開,這一式喚作“有朋遠來”,隻見那戟在空中畫了個圓,沿途的狼或被撞飛,或被斬傷,此招若內力極深之人使出,兵器盤旋一周後必會返回手中,但是一則李純鈞功力尚未深厚至斯,二則野狼太多阻力太大,天罡戟隻轉了半圈就掉在狼群中,毫無實際作戰經驗的李純鈞不禁暗暗叫苦。事已至此,李純鈞隻能空手向前,繼續尋找狼王。
沒了武器的李純鈞,又將內力布滿全身,隻是在拳腳上集中些內勁罷了。一會兒一招“君子無所爭”將兩臂化作兩條軟鞭,以柔禦剛,纏住麵前兩隻狼的狼腿複將其遠遠甩開;倏爾又將內力聚在軀幹,以一套“內省不疚”的硬功硬抗狼爪的侵襲;狼群密集便手舞足蹈,形若癲狂,卻在無形中快速擋住了前方所有的進攻,這邊是“樂以忘憂”;在狼群稀疏處,就將內力置於雙拳,以一板一眼、至剛至猛的“君子懷刑”拳法擊打群狼,每中狼首則狼必死……
本來頗為慘烈的生死之戰,倒在李純鈞失去兵刃後變成了一場朝聖殿武學展示表演。看似李純鈞逍遙自在、穩占上風,但隻有李純鈞自己才知身處其中的九死一生。李純鈞不斷打著師門的各種武學,以前做不熟練的一些招式也慢慢圓潤起來,各種拳術、腿法、輕功、內勁漸漸糅合在一起,再也不是孤零零的一套了,比如“君子務本”的腿法竟在這實戰演練中與“巧言令色”的掌法渾然一體,令李純鈞不禁感歎師門武學的高深和自己原來的淺薄。殊不知若無這些武功複雜的組合、巧妙的變化,朝聖殿焉能在江湖中屹立數百年而不倒!
李純鈞用生命作賭注,想要誅殺狼王,不料想丟了兵刃,卻塞翁失馬般使自身的武藝得到極大的升華。但人的精氣、體力有限,隨著時間的增長,李純鈞殺狼過百,卻逐漸接近體力耗盡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