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大學生假期支教現狀
前沿探索
作者:劉帆
摘要:大學生利用假期支教情況普遍,相應國家三支一扶、走進基層的號召,但是在大學生走入鄉村走入課堂的過程中,由於自身的素質、思想理論的水平以及對困難的準備程度以及影響等都在假期支教的現實問題上存在問號。探索假期支教現狀,合理化規範化假期支教模式成為勢在必行的工作。
關鍵詞:假期支教模式分析;支教地區情況反應;三支一扶政策推進
一、調查背景
據2004年最新的統計數據反映,我國絕對貧困人口有50%在西部,西部寧、雲、川、陝、甘等地財政補貼縣分別占本省總縣數的90%、81%、51%、76%、69%。1993年,全國人均純收入前10名的省市中,東部占9名,平均收入水平比西部高出近1倍。諸多的數字都向我們訴說著同一個問題:西部=貧困。因為貧困,投射到教育又會出現一組令人心酸的數據。
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SSIC)就高校學子假期活動分別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四個城市的一些高校中進行此次專項問卷調查。共獲得有效樣本1625個。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以上四個城市的高校學生都相應地存在著社會實踐的現象。其中北京有21%的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天津的比例為19%;上海的比例為26%;廣州為28%。社會實踐各類型學生所占比例是:22%的大學生選擇網絡公司;4%的大學生選擇暑期教師;19%的大學生選擇市場調研員;13%的大學生選擇營銷策劃員;16%的大學生選擇做誌願者;9%的大學生選擇做促銷;5%的大學生選擇到快餐廳做鍾點工;12%的大學生選擇其它。
二、調查情況
調查隊主要前往上述的貴州黎平羅裏鄉與四川涼山州西昌市的少數民族偏遠地區的教育部門、部分學校進行走訪,以期獲得當地有關大學生鄉村教育誌願服務現狀的第一手資料。
整合調查有效調查問卷341份,按照不同大類進行判斷式提問和裏克特式量表提問的方式對當地的普通群眾、當地教育部門主管單位負責人、支教當地教師學生、支教誌願者和相關研究人員進行調查和分析。
同時,將對有關大學生鄉村教育誌願服務各個直接或間接的利益方進行意見采集,以形成一份樣本適中的社會各群體對大學生鄉村教育誌願服務現狀思考的一份調查報告。最後,運用社會學、統計學等專業知識,對所獲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與總結,思考出大學生與鄉村教育誌願服務的模式,並從中探討如何優化當前的大學生鄉村教育誌願服務模式,尤其是針對少數民族偏遠地區模式的改進上。
三、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調查組的實地訪問、問卷等形式的調查和分析,結合其它學者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歸納出以下大學生支教活動受到指摘的四點主要原因:
(一)支教動機私心大於公益心
調查顯示,大學生支教受到批評、指責,甚至反對的原因中,40%的人認為是由於支教過程中,大學生參與支教的目的不一,不是僅僅出於公益或者是鍛煉自身的目的,顯得過於功利,動機不夠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