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安土桃山(1 / 1)

16世紀,世界各國正潛移默化的發生著一係列的改變,注定將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

在歐洲,文藝複興運動席卷英、法、德、意各國的同時也帶來了殖民主義的盛行,為擴張海外殖民地,西班牙的航海家哥倫布、葡萄牙的航海家麥哲倫等人駕駛大型帆船出海遠航,他們開辟了多條新航路,並促成地理大發現,發現了美洲乃至世界各國的模樣與輪廓。

在非洲,歐洲殖民主義的觸角已延伸至此,殖民者以武力掠奪這裏的土地、財富和資源,幾千萬的黑人被販賣為奴隸,建立了野蠻而殘酷的殖民統治製度,由於各方麵都十分落後,注定隻能承受被欺辱的苦難和黑暗。

在亞洲大陸的中國,滅亡元朝,一統天下的大明王朝已經進入中葉,雖然朝野上下各種弊病暴露無遺,但是總體上還算比較穩定,沒有什麼大的風浪;西南邊的印度,才建立的莫臥兒帝國正呈現一派欣欣向榮之景;作為大明的附屬國,李氏朝鮮以“小中華”自居,卻隻是表麵承平;而與中國、朝鮮隔海相望的日本,正是一個天下大亂、戰火紛飛、弱肉強食的時期。

此時的日本,雖說最高統治者是天皇,但是天皇的權力早已被幕府的將軍架空,按理說實際的掌權者應為將軍。然而由於內亂不止,和天皇一樣,將軍的權力也逐漸被架空了。於是,各地的有實力的大名們紛紛招兵買馬,積蓄實力,開始了爭搶地盤、互相攻殺等各種你死我活的鬥爭,日本進入了戰國時代。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戰國時代與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情況很像。

與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們類似,各地的大名們都是手握重兵的一方霸主。整個日本共分為中部、近畿、關東、東北、北海道、四國、中國、九州八個區域。在廣闊的中部平原地區,盤踞著織田家、齋藤家、今川家、鬆平家、武田家、長尾家等大名;淺井家、朝倉家總攬近畿;北條家虎踞關東;東北是伊達家的地盤;長宗我部家獨霸四國;中國由毛利家掌握;島津家與大友家南北分治九州。

位於中部尾張國的織田家,以五輪木瓜為家紋,以紫色為主色調,士卒多為步兵,家主為織田信長,由於其出格的行為舉止,被諸多公卿和大名恥笑,還得了個“尾張大傻瓜”的外號。

在尾張國的東南方,盤踞著駿河國、遠江國的今川家和三河國的鬆平家,今川氏家主為今川義元,此人文武雙全,又勵精圖治,號稱“東海第一弓取”,在他的領導下,今川家統一三河、浚河與遠江三國,勢力異常強大;鬆平家是今川家的臣屬,在諸多大名中勢力最為弱小,以三葉葵為家紋,主色調為藍色,和織田家一樣,士卒多為步兵,還有少量火槍兵。家主名鬆平元康為今川義元的外甥女婿,與織田信長也是發小關係。

駿河國北方是信濃國、甲斐國,這裏是武田家的地盤,武田家家紋為分割成四塊的菱形,名“武田菱”,以紅色為主色調,士卒多為騎兵,稱“赤備”騎兵。以《孫子兵法》中的“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為軍旗,號稱“風林火山”旗。家主為武田晴信,有著不俗的軍事素養與過人的勇氣與膽識,人稱“甲斐之虎”。

在甲斐國的北方,是越後國的上杉家的領地,以九曜巴為家紋,以白色為主色調,取“毗沙門天”的“毗”字寫在軍旗上,稱“毗”字旗,家主原姓長尾名景虎,成年後過繼給關東管領上杉家,因此得名上杉政虎,此人重人倫、尚氣節,與武田晴信一樣,軍事素養極高,有著“越後之龍”的外號。

故事將在這些大名之中展開。

日本的這個戰國時代還有個別名,叫做安土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