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憂與外患

當然,“喜”不是全部,企業的“內憂外患”更是困擾人心。

何為“外患”?

國際宏觀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世界經濟繼續呈現溫和複蘇勢頭,但全球經濟複蘇依然麵臨很多風險因素:未來一段時間全球貨幣政策將繼續分化,對新興市場的負麵影響不容忽視;地緣政治風險存在不確定性,直接影響相關國家經濟增長;大宗商品價格很可能維持頹勢,價格超預期波動將給全球經濟帶來不利影響。

國內經濟發展穩中有憂。國內經濟呈增長態勢,緩中趨穩,略有波動,但經濟麵臨的風險依然存在。投資增速減緩、工業增長下滑超預期、局部金融風險顯現、下行壓力加大。總體看,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逐漸轉變為中高速增長,增長模式從粗放式逐漸轉變為由創新和消費驅動,短期內“投資增速放緩、消費增長低迷、出口難以顯著改善”的現狀不會明顯改變。

煤炭行業形勢依舊嚴峻。2012年下半年以來,煤炭行業經濟形勢持續下滑,產能過剩的問題日漸突出。2014年以來,煤炭產銷量繼續下降,全社會煤炭庫存持續保持高位,煤炭價格大幅下滑,行業效益持續下降,資金鏈日趨緊張,煤炭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減少,企業虧損麵擴大,煤炭經濟運行形勢依然嚴峻。作為煤炭行業的上遊服務供應商,2015年可能是我們自2008年重組成立以來最為困難的一年。如何應對行業頹勢,保證資金供應,是當下最為重大的課題。

何為“內憂”?

大宗商品貿易風險集中爆發,危機重重。我們企業重組成立六年來,收入和利潤以平均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實現了平穩快速發展。但也正是由於發展速度快、經濟效益好,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一俊遮百醜”、管理粗放的問題,很多基礎管理、風險管控方麵的不足隨著煤炭行業形勢下行日益凸顯。特別是所屬個別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為了追求收入規模,在缺乏深入調研論證、經驗不足、風險管控不到位的情況下,盲目開展大宗煤炭貿易,違反決策程序從事融資性貿易業務,導致風險集中爆發。2013年兩家涉及貿易業務的企業相繼出現業務糾紛,訴訟金額高達數億元。至今,一家企業的風險已逐步化解,另一家企業官司纏身、麵臨清算。

“喜憂參半”的形勢讓人思考,“喜”也好,“憂”也罷,既是對CFO朋友們的考驗,也是給我們的機會。

社會發展、會計改革、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企業內部危機頻頻爆發都呼喚著更為有效的財務管控、風險管理和價值創造,這樣的情況下,財務的地位更加重要,我們大有可為。特別是在經濟增速換擋期、經濟結構調整期和消化期“三期”疊加的新常態下,更能讓大家原有的追求高增長的狂熱之心冷靜下來認真思考,如何精益管理、追求發展質量和可持續的發展,才是我們當下最應該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2015年,我也有自己的期待和展望。一是期待財政部修訂完善《總會計師條例》,順應經濟社會和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明確總會計師應該具備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框架以及總會計師的認定、選拔和任用,強化和提升總會計師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讓總會計師有更多的話語權;二是完善會計專業技術序列,製定更為完備的會計人才能力框架和知識體係,建立包含正高級會計師的會計職稱體係、培養更多的高端會計人才。

各位總會計師、CFO朋友們,真心希望大家在2015年有新的收獲,我也相信,2015年將是我國會計改革、企業轉型升級的又一豐收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