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派對社交 留學生如何刷出存在感?(1 / 1)

派對社交 留學生如何刷出存在感?

菁英小記者

作者:方怡君 鄧茗文

怎樣穿著、如何加入討論,如何恰當地介紹自己,這些派對上的小細節還得琢磨。派對即社交,留學生在海外有許多派對社交的機會,學會一些社交技巧,當然很重要。

2014年12月27日,壹回歸海歸創業俱樂部舉辦了一場海歸大party,《留學》菁英小記者受邀參與,同從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留學歸國的學長們一同暢聊和體驗海外的派對社交文化。

在美國,派對一般可分為聚集式、家庭式和宴會式。在聚集式派對中,演講、跳舞、玩遊戲等主題派對留學生參與較多;家庭派對,通常是一個家庭的主人款待一切,來客多為熟人,參與者在聚會中比較隨意;宴會式派對多為雞尾酒會形式,留學生一般較少參與。

派對社交第一步:開口說

對於留學生而言,參加派對是大學社交活動的開始。但很多留學生因為語言問題不願意在派對上主動展現自己。“隻要你敢開口說,你就已經做到了融入派對的第一步。”壹回歸海歸創業俱樂部會長田昊東說,“沒有人會介意你說得好不好,隻管說就對了。這是一道心理防線,想要融入,必須敢於突破。”

人與人之間溝通和交往都是一次重新認識別人和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做到尊重並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他們的生活、思維習慣,同時真誠地表達自己。“沒必要去迎合任何人,你就是獨立的個體且充滿魅力。”田昊東說。

識別聊天群體發出的信號

在敢於表達自己之後,下一步就是要加入別人的聊天了。田昊東建議,在開始聊天之前,不妨多觀察,如果發現一個聊天群體,沒有圍成一個封閉的圓圈,聊天的人身體微微向圈外傾斜,打開一個缺口,那麼這個群體是歡迎其他人加入的。而反之,特別是在對聊天對象不熟悉的情況下,就不適合加入。封閉的小圈式聊天,可能表明他們在討論一些比較私人的話題或者不太歡迎更多的人加入討論。

根據田昊東的經驗,在加入聊天群體後,不妨簡單地做個自我介紹,不要太過刻意地表現自己。在加入具體的討論後,要大膽地表達自己對話題的看法,哪怕是不太新穎的觀點,隻要願意主動分享,別人就能很容易產生繼續交流的興趣。

留學生活就像一個大派對,怎樣才可以在這個大派對中結識更多的朋友呢?“除了多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還可以做義工。一般來說,通過這個渠道認識的人,比較靠譜。”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碩士Mario說,“教堂也是一個不錯的交友場所,去教堂的朋友都比較友善,比較容易開展話題。”

派對社交小提示:

衣著得體

衣著要符合派對場景和個人身份。除非參加的是一個對服裝有特殊要求的派對,否則不要為引人注目而過分打扮。

切忌以自我為中心

不要總是圍繞自己展開話題,盡量將所思所想集中在能引起大家討論的話題上。因此,參加派對前不妨準備一些能引起共鳴的熱門話題。

記住別人的名字

在派對中準確地喊出別人的名字,能讓人感覺你是在用心與其交往。

自信地表達自己

一個懂得欣賞自己,並善於通過形體語言表達的人,通常會贏得大家的關注和好感。

適當誇讚別人

當麵讚美別人,會讓對方產生信任感。但要注意誇讚要發自內心,而且不要過分誇張和頻密,以免遭人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