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管理思想(1 / 2)

中國電信鳳凰涅槃再展翅——推進戰略轉型再造新電信

王曉初

從2004年開始,中國電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在發展中改革、在改革中發展,通過實施從基礎網絡運營商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的戰略轉型,尋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實現了企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促進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為國民經濟發展和信息化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經過近五年的努力,在全球語音市場不斷萎縮、固網運營商收入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剔除初裝費、移動業務、C網減值報廢以及2008年災害等因素,從2004年到2008年,主營業務收入複合增長率達5.6%,利潤總額複合增長率達8.6%,管理費用(扣除研發費用)和營業費用占收比由23.1%下降到20.3%,固定資產投資占收比由37.6%下降到24%,資產負債率從38.5%下降到21%,自由現金流占收比從1.9%提高到19.8%,非語音業務收入占比從22%上升到45%,成為國際上唯一的固網收入、利潤雙增長的公司。在國資委的業績考核中,被評為中央企業負責人第一任期業績優秀企業,連續三年被評為A級績優企業。這一切都得益於五年來的企業戰略轉型。

轉型是實現基業常青的必然選擇,實踐也證明轉型是正確的選擇。回首五年轉型路,我們主要把握住以下三點:

第一,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業績觀,堅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是企業破解發展難題,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樹立科學發展觀,落實到企業的工作中就是要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實現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樹立正確的業績觀,要求我們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必須堅持求真務實,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顧現實條件提一些不切實際的高指標,搞違背科學的瞎指揮。

2000年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成立以來,在廣大幹部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保持了10%左右的發展速度。2004年底,麵對形勢的不斷變化,我們通過對國內外電信業的深入考察和對企業內部實際的深入調研,認識到在全球固網企業都麵臨收入下滑甚至負增長,特別是在移動通信的分流和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中國電信不可能再保持這樣高的增長速度。如果靠大量投資維持10%的增長,既不科學、不現實,企業的風險、基層的壓力也很大,必須進行調整,把速度降下來;同時,通過深化改革和加強內部管理,挖掘潛力,降本增效,把效益提上去。正是在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業績觀的指導下,我們把2005年的增長速度下調到6%,得到了各級企業和廣大員工的支持和擁護。

我們堅持企業轉型的戰略方向,不斷創新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逐步推動和實現“四個轉變”,即推動經營理念由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業務重心由傳統話音為主向綜合信息服務為主轉變、經營方式由接入拉動向應用帶動轉變、發展模式由投資拉動型向規模效益型轉變。

第二,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泉和動力,麵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必須持續推進創新與轉型,這是企業永葆生機與活力的關鍵。

近年來,我們大力推進企業轉型,這是應對日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順應電信業務移動化、IP化、寬帶化、多媒體化及“三網融合”趨勢,而做出的正確抉擇,是一場更為深刻的思想觀念創新、體製機製創新和發展模式創新,是一個全麵、係統、持續的創新過程。我們著重抓了以下幾項工作來持續推進創新與轉型:一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技術、產品與服務創新力度,積極實施固網智能化改造,大力發展ICT、號碼百事通、互聯網應用等應用和服務,開辟了行業發展的新領域。二是持續推進機製創新和管理創新,建立健全新興業務發展的管理體製、運行機製、商業模式,深化人事用工分配製度改革,完善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製度,健全績效考核體係,建立更加靈活高效的激勵約束機製。三是創新經營理念,堅定不移地實施品牌經營,以客戶品牌為統領,聚合各類業務和產品,增強客戶感知,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和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四是轉變以接入拉動發展的傳統經營方式,堅持以應用帶動業務發展,著力開發、推廣信息化應用,更加重視信息內容經營,積極向產業鏈上下遊延伸,促進綜合信息業務規模發展。五是不斷完善創新體係,優化研發資源配置,逐步健全創新機製和政策,努力營造鼓勵創新、支持創新、寬容失敗的環境。正是通過一係列創新,較好地支撐了轉型的深入推進,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保持了收入的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