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帶頭建立退休製度(1 / 2)

帶頭建立退休製度

品讀

《平民鄧小平》

作者:餘瑋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書號:978-7-5115-2646-5(01)

定價:45.00元

鄧小平一生坎坎坷坷、三起三落。本書從一個平民的視角,描述世紀偉人退休後開啟平民生活、往昔走出大山尋求人生出路的崢嶸歲月,政治上與感情上的雙重打擊、從容淡定的“謫居”生活,直至生命的最後歲月——親情與真情、友情與鄉情、遭際與人際、個性與情趣、智慧與品格,以及兒女情深、喜怒哀樂盡在其中。表現出政壇下的偉人、紅牆外的凡人傳奇而真實的生活,彰顯鄧小平特有的人格、風範與魅力。

1989年9月4日,一個極為平常的日子。幾輛小轎車駛過喧鬧的大街,前後有序地駛進景山後街一個僻靜的胡同,在兩扇鐵門前停了下來。須臾間,鐵門悄然無聲地被打開,等幾輛小車輕輕地滑進去後,又默默地關閉了。院子裏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石榴、核桃、柿子、海棠樹和葡萄架已經長出了果實。3棵雪鬆已經長得遮天蔽日。幾棵白皮鬆英姿華貴,伸向藍天。特別惹人注目的是兩棵油鬆,長得拙樸、蒼健。這就是鄧小平的住處。

江澤民等幾位中央領導從車裏走下來,在工作人員的迎候下,走進了寬敞明亮、陳設簡樸的屋子裏。鄧小平和他們一一握手後,麵對大家開門見山地說:“今天主要是商量我退休的時間和方式。”由於幾位中央領導同誌從心裏講還是希望鄧小平不要退,所以想開口解釋。

鄧小平揮了一下手,說:“退休是定了,退了很有益處。”他理解在座幾位政治局常委的心情。此時,春夏之交的那場政治風波平息不久,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建立還沒有3個月,大家還希望自己來掌舵。於是,鄧小平耐心地解釋:“如果不退休,在工作崗位上去世,世界會引起什麼反響很難講。如果我退休了,確實不做事,人又還在,就還能起一點作用。”

鄧小平在同幾位中央負責同誌作政治交代時講了一番話。他說:“我過去多次講,可能我最後的作用是帶頭建立退休製度。我已經慢慢練習如何過退休生活,工作了幾十年,完全脫離總有個過程。下次黨代表大會不搞顧問委員會了,還是搞退休製度。我退休的時間是不是就確定在五中全會。猶豫了這麼幾年了,已經耽誤了。人老有老的長處,也有老的弱點。人一老,不知哪一天腦筋就不行了,體力到一定程度也要衰退。自然規律是不可改變的,領導層更新也是不斷的。退休成為一種製度,領導層變更、調動也就比較容易。”鄧小平的這段話強調了顧問委員會隻是為建立退休製度而采取的過渡性措施,下次黨代會不需再設立了,要納入正常的退休製度。

鄧小平與新一代黨的領導人座談時,真誠地提出:“我不希望在新的政治局、新的常委會產生以後再宣布我起一個什麼樣的作用。現在看來,我的分量太重,對黨和國家不利。我多年來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一個國家的命運建立在一兩個人的聲望上麵,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險的。”鄧小平認為,實行退休製度的時機已經成熟,他堅定地表示:退休這件事就這樣定下來吧。

未等前一支香煙的霧團散去,鄧小平又點燃第二支煙,他伸出兩個指頭說:“第二個問題,退的方式。”對這個問題,鄧小平反複考慮,並且也同楊尚昆談過,就是越簡單越好。鄧小平認為,簡化比較有利,特別是從自己簡化更為有利。而利用退休又來歌功頌德一番,實在沒有必要,也沒有什麼好處。鄧小平說:“來個幹淨、利落、樸素的方式,就是中央批準我的請求,說幾句話。”他一一地看著幾位中央負責同誌,誠懇地囑咐:“我的退休方式要簡化,死後喪事也要簡化,拜托你們了。”

江澤民、李鵬等常委被鄧小平畢生為黨、為國、為民的精神所深深感動。鄧小平很快又提到第三個問題,即“我退休時的職務交代”。他環視著剛組成不到100天的中央領導班子,最後把眼光落在江澤民身上,說:“軍委要有個主席,首先要確定黨的軍委主席,同時也要確定國家軍委主席。”他加重了語氣,一字一句地說:“我提議江澤民同誌當軍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