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愛的大團圓(二)(3 / 3)

車廂裏傳出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同時,車廂裏也充滿了濃濃的親情和暖暖的愛意……

伴隨著“嗚——嗚——”的汽笛聲,火車進入了本次活動的終點——煙台。

當地的媒體同仁早已等候在了站台上。江姑姑和喬阿姨也來到了現場。一位當地電視台的王主任走上前來先後握著老爸、老媽的手:

“歡迎你們回到家鄉。”

老爸老媽高興的頻頻點頭致謝。

王主任繼續:“這裏是終點站,也是“重走愛之旅”活動的歸宿點,更是延續愛的新的起始點。希望您二老在這裏活動的愉快,也希望所有的好心人在這裏活動的開心。”

站台上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這個時候,也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我們大家一起照個像吧!”

“對、對、對,大家一起來照個像,留個紀念。”山東半島電視台以及齊魯廣播電台隨隊領導也都齊聲響應著。

“哎呀!還有一個人沒到呢!”當地的那位王主任提示道。

“還有一個人?誰?”我們的宋主任疑惑地看著那位王主任。

王主任走到老爸身邊:“還記得當年那個幫你把包裹抬出火車站的人嗎?”

“那位大哥?他也來?”老爸興奮地看著王主任,王主任點了點頭:

“接到電話後,他正從外地往回趕,估計快到了。”

正說著,就見一輛出租車停在了出站口,我們趕緊迎了過去。老爸老媽先後與那位趕來的伯伯握手問候……

最後,在活動領導小組的安排下,我們所有參加活動的相關人員都集結到車站廣場上去集體合影。

負責拍照的是煙台報社的一位攝影師:

“大家注意了!都聽我的口令!我喊一二三,你們就一起喊‘茄子’,聽到了嗎?”

“聽到了!”

“好!來!一……二……三!”

“茄……子……”

(全文終)

後 記

文學藝術作品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這是眾所周知的。

該作品的靈感源於一個戰友回家探親的經曆。但真實經曆並非如此複雜,他隻是結識了一個同行的女旅伴兒,兩人也確實互留了聯係地址,這戰友歸來後也確實去找過那女同行者。三十年後,本想以此為素材寫一個小故事的,但寫著寫著我突發奇想:何不趁此寫一部小說呢?如此以來,才有了這部拙作的誕生。

文學藝術來源於生活,因此一般會有生活原型的;但文學藝術又高於生活,所以又一定會有描寫、提升、乃至杜撰的成分。比如該文描寫的部分人員的部分事,是若幹人的經曆片段彙總到這幾個人身上的。當然了,絕大多數的故事描寫都是虛構。

另外,《守護愛情》一文有許多地方我都沒展開寫,因為有懶惰因素作祟,所以就在一些地方一略而過,以求早點收工。

本人才疏學淺,水平有限,不足之處尚請朋友們指教和包涵。

作 者

二O一二年十二月於濟南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