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史玉柱:一個投機者的征途(4)(1 / 3)

麵對外界對《征途》的道德質疑,史玉柱這樣解釋,什麼叫違反商業道德,商業和道德能放在一起嗎?商業是什麼?商業的本質就是在法律法規許可的範圍內獲取最大利益,我是一個商人,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危害社會的前提下為企業賺取更多利潤。要一個商人又要賺錢又要宣揚道德,那不是商人,而是慈善家。

2006年12月1日,一條同時出現在中央電視台一套和五套黃金時段的廣告衝入了億萬觀眾的眼球:一位長發披肩的紅衣少女,突然對著白色筆記本電腦無端爆笑,緊接著是一聲模仿京劇念白的怪叫,一個手掌式的圖標拉出“征途網絡”四個字,而屏幕下方自始至終都有一個網址。這段7秒的廣告僅在新聞聯播與天氣預報之間的黃金時段裏,就足足重複了三次,連播了整整一個月。

這是2004年國家廣電總局要求禁播電腦網絡遊戲廣告以來,國內網遊運營商第一次以企業形象廣告的“擦邊球”方式登陸央視,業內和輿論嘩然。眾所周知,征途網絡的董事長是被稱為“營銷狂人”的史玉柱。

史玉柱發現,網遊和保健品一樣,真正的最大市場是在下麵,不是在上麵。中國市場是金字塔形的,塔尖部分是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城市,中間是南京、武漢、無錫等較大城市,真正最大的網遊市場就在農村,農村玩網遊的人數比縣城以上加起來要多得多。

史玉柱正是充分地認識到這些,於是參照現實生活中的人性本能和弱點,來設計精神世界的遊戲規則,利用豐厚的物質引誘,製造仇恨並推波助瀾,采用野蠻的資源剝奪和劇烈的通貨膨脹等方式對玩家進行殘酷的剝削,以達到謀求暴利的目的。

史玉柱試圖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為自己正名。

但另外一位匿名的網遊業內資深人士毫不客氣地回應說:

我們中間可能有眼紅的,有想借機炒作的。但《征途》確實是一個危險的遊戲,它有一個黑暗的商業模式,就像那些小煤窯礦主一樣,唯一的目的就是逐利。當他挖盡礦藏走人,留下的隻是被汙染的村莊和什麼也長不了的農田。

史玉柱在無數個這樣的場合一直替自己喊冤,並把自己和馬雲相提並論,認為自己和馬雲沒有什麼區別,都是吃的互聯網這碗飯。馬雲是電子商務的,而自己隻是做大眾娛樂的產品。

大家不應該厚此薄彼。

事實上,盡管馬雲沒有在公開場合反對網遊,但是他卻一直聲明,絕對不會允許阿裏巴巴去染指這個有社會爭議的行業。

盡管他後來出於商業目的和私人情誼宣布他旗下控製的支付寶和《征途》結成戰略合作。

但這並沒有阻擋史玉柱的腳步。他要把網遊這個暴利行業變成一個更瘋狂暴利的資本平台。

2007年11月1日,史玉柱旗下的巨人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總市值達到42億美元,融資額為10.45億美元,成為在美國發行規模最大的中國民營企業,史玉柱的身價突破500億元。

為了證明自己對網遊的熱愛,史玉柱無數次在公開場合這樣信誓旦旦宣稱:網遊將是自己做的最後一個行業。

話音未落,2008年10月28日,史玉柱創辦的巨人投資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宣布,正式開辟在保健品、銀行投資、網遊之後的第四戰場——-保健酒市場,世界第一款功能名酒——-五糧液黃金酒。巨人投資與酒業巨頭五糧液簽署了長達30年的戰略合作,由巨人投資,擔任黃金酒的全球總經銷。

就此,五糧液的這款保健酒正式披上了史玉柱牌子的黃金外衣。

史玉柱再次攜帶巨額資本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多元化之路。

在巨人失敗後,史玉柱曾總結當初自己的失敗,多元化被提上了一個相當的高度來檢討。

連他自己本人都說:多元化經營沒有幾個可以成功的,至少10年前還在高喊多元化發展的企業,現在沒有幾個是成功的。

相反的就是那些搞專業化經營的企業都活得很好,從前珠海的巨人集團就是典型多元化的失敗案例,最後的下場是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