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員工最大的動力是什麼?
這是很多企業都十分關心的問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普遍認為,薪水是最大的動力。因此,大多數企業都把薪酬作為激發員工的第一動力。管理者通過提高薪酬待遇從外單位聘請優秀人才,對本企業內業績突出的人才施以重金。少數的企業管理者除對員工進行物質獎勵外,還進行花樣百出的精神獎勵。
20世紀初,西方經濟學家詹姆斯就激發企業員工工作動力問題進行調查,他走訪了一些企業,幾乎就要得出“金錢是激發員工的最大動力”的結論。正當他就此撰寫論文時,一個人的經曆改變了他的看法。
有一天,一家企業邀請詹姆斯去講學。在那裏,詹姆斯遇到了一個熟人。這位熟人具有很強的專業才能,原來在一家著名的企業工作,但不知怎麼卻到了這裏。詹姆斯經常跟企業打交道,所以認識很多人。這些人才就在那些企業裏跳來跳去,他見得多了。他想,一定是這裏重金把他挖來的。
不料,在與這位熟人的交流中,他得知這裏的薪水隻相當於原來那家著名企業的三分之一時,不由大吃了一驚。問起跳槽的原因,這位熟人的回答是:“因為這裏更公正!”他解釋說,在他原來的公司裏,一些庸庸碌碌的人位居高職,對有才幹的人指手畫腳;有才幹的人對公司貢獻最大,卻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在這樣的公司工作讓人憋氣,覺得自己窩囊,不能不離開。
聽了他的話,詹姆斯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詹姆斯便重新展開調查,結果發現,那些蒙受不公正待遇的有才幹的人一開始也許是為了生存而姑息遷就,時間一長心中就會憤憤不平:為什麼他什麼也不會卻比我的薪水拿得多?為什麼我們幹得一樣多他卻比我拿得多?他的能力不如我卻為什麼跟我享受一樣的待遇?為什麼我要養活那些無知的家夥?……如此等等的不公正就會消磨掉人才的鬥誌,或者會促使人才離開。
詹姆斯重新撰寫了論文,這次的論文的標題是:《公正是最大的動力》。在論文裏,他這樣寫道:公正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保證和目標。公正是對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個人最大地釋放自己的能量。不公正則是對心靈的一種踐踏,是對文明的一種挑釁,是對社會的一種罪行。所以堅持公正的管理和處世原則,是每一個人都要履行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