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麵麵觀
今日世界 World Today
作者:大衛/譯
South Korea Panorama
滄桑巨變
1970年4月,李根基(音譯)與26個漁民一起登上了一艘駛往黃海的漁船。在一個躁動不安的夜晚,他從噩夢中醒來,夢到韓國被三股巨浪侵襲,一次比一次猛烈。最後一股巨浪將山川推倒,淹沒了整個國家,分裂了大地。在他看來,這是不祥的預兆。
事實的確如此。幾天後的一個晚上,一支朝鮮巡邏分隊在爭執不斷的朝韓海上分界線以南50英裏處攔截住了這艘漁船。手執武器的巡警登上漁船,逮捕了所有船員,直到30年後,李根基才逃回韓國。
然而,30年後,韓國再也不是他當初離開時的樣子了。韓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都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李根基說,自己十多歲時為首爾的警察當過跑腿,熟悉這座城市的每個犄角旮旯。然而,30年後,再次站在首爾街頭,李根基完全迷失在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中,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
他初至朝鮮的那年,韓國的人均年收入為兩千美元,與朝鮮大致等同。作為一個漁民,李根基在當時可以算作是韓國中產階級的一員。可當他在2000年回來的時候,韓國的人均年收入幾乎增長了十倍。2010年,這個國家成為了全世界GDP總額超過一萬億美元的15個國家之一。
1972年,在李根基離開的兩年後,“現代”集團在蔚山的一家造船廠破土動工,那裏也是李根基的家鄉。現在,這個船廠的規模名列全球之首。在九個船塢中,一架架巨大的塔吊將一塊塊20米寬、40米長的巨型鋼板不斷吊起,為48個國家的用戶製造大型貨輪以及複雜的鑽井船。和這家船廠一樣,一家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韓國企業集團已經使韓國成為世界第七大貿易出口國。
出口的商品不僅包括貨物,韓國還不斷掀起電影、音樂和偶像劇等流行文化浪潮,就如那些縈繞著李根基夢境的洶湧波濤一樣,席卷整個亞洲,並且開始向世界其他地區襲來。現在,韓國的一位外交官擔任聯合國秘書長,西方時尚女王Lady Gaga也穿著韓國的流行服飾,說唱明星鳥叔的《江南style》成為YouTube曆史上觀看次數最多的視頻。
1970年,韓國還處於樸正熙的統治之下,而現在,他的女兒樸槿惠是這個國家的總統。但在此期間,韓國的政治也如其經濟一樣經曆了滄桑巨變。樸正熙在1961年通過軍事政變奪取權力,於1972年解散了國會,開始了獨裁統治。與之相反,他的女兒在2012年12月一場公平公開的選舉中,贏得了總統大選。樸槿惠在這次選舉中獲得了自她父親1971年取得勝利以來曆屆韓國大選所取得的最高支持率。
壓力重重
韓國的成就舉世矚目,事實上,它們已將隔壁的鄰居遠遠拋在了身後。
30年後回到祖國,李根基在個人層麵上實現了家庭的團圓。但是,團聚後的生活對他來說並不輕鬆。在朝鮮時,他做了一名機械工,專門製造輪船引擎,可當他回到韓國後,想再找到份類似的工作時,卻發現這些活兒都是由機器完成的。
不過,感覺困惑的並不僅僅是他,很多老一輩韓國人也都無法適應這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複雜得多的經濟體。韓國並沒有好好利用這一代似乎“過氣”的工人,雖然他們占這個國家總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在韓國,普通白領54歲就被迫退休了。與之相反,韓國卻又在“過度教育”年青一代,讓他們不得不在價格高昂的填鴨式教學中費盡氣力,耗費數年的時間準備大學入學考試。韓國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竭力攀比,使得這場教育競爭的激烈性絕不亞於國家與朝鮮的軍備競賽。成摞的證書和資曆才是那些令人青睞工作的敲門磚,它們都集中在政府、銀行和“財閥”之中。
如今,韓國的盛年一代肩負著三重重擔,既要照顧數量不斷增加的老人,又要花費高昂資金培養孩子,除此之外,他們最終還可能必須承擔起資助朝鮮的責任。由於懼怕這些壓力,很多韓國女性選擇推延生育或少生孩子。韓國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速度幾乎比任何國家都要迅速。
另一種軍備競賽
韓國人對子女的教育從不馬虎,首爾的任何一所中學都能提供最好的佐證。比如在一所女子高中裏,學生的年齡都在15到18歲,無論何時何地,隻要見到老師,孩子們都會恭恭敬敬地鞠躬致敬。幾乎所有學生都住校,從入學第一天開始便參加每晚從六點到九點的補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