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7章 財務管理(27)(2 / 3)

(1)合理使用固定資產,提高利用效果。合理使用固定資產,就是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能和使用要求,統一調度安排生產任務和工作負荷,保證滿負荷,並製訂相應的責任製度和獎懲製度,提高工人操作的技術水平和熟練程度,保證生產設備安全有效地使用。提高固定資產利用效果主要是從兩個方麵努力,一是提高設備的時間利用程度。企業應充分利用設備可能的工作時間,讓設備在時間上盡可能滿負荷運轉。如增加開工班次,提高維修質量,縮短維修時間。二是提高設備在單位時間內的生產效率,即讓設備在生產能力規定的範圍內滿負荷,利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對現有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提高設備的生產能力,提高工人的技術水平和熟練程度。

(2)做好固定資產的維護修理工作。固定資產的維護修理是保證固定資產正常運轉,提高固定資產利用效果的重要措施。

設備的維護包括日保、一保、二保。通過設備的維護保養,及時處理設備使用過程中的不正常的技術狀態,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延長設備的正常磨損期和使用壽命。

設備的修理包括大、中、小修。通過修理和更換由於正常或不正常原因引起的設備損壞,使其物質磨損得以補償,恢複設備的效能。

企業要盡力地保證設備維護和修理的資金,同時要製訂定額、標準和製度,控製設備的維護修理費用,減少浪費。

無形資產管理

一、無形資產的特點

無形資產有如下一些特點:

1沒有實物形態

無形資產通常表現為某種權力、技術或獲取超額利潤的能力,比如土地使用權、專用技術、商譽等。它沒有實物形態,卻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2可以給企業帶來超額收益

無形資產包含的知識產權、專有技術,是人們科技進步的重要成果,往往可以使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成倍提高。如果企業擁有某種權利,也可以給企業在較長時間內獲得超過一般水平的盈利。在現代商品經濟的今天,無形資產越來越成為企業寶貴的經濟資源。企業擁有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越高,其獲利能力就可能越強。

3經濟效益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無形資產所提供的未來經濟效益往往又具有不確定性,即有可能很大,也有可能很小。除了由於無形資產包含的知識產權、專有技術、特種權利發揮作用的範圍、領域不同,而引起經濟效益的不同外,主要是由於許多無形資產具有時效性。隨著科學技術進步速度的加快,技術、知識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昨天是非常了不起的新技術成果,今天可能已經很快普及,原有的專利權,可能就會變得一文不值。另外,無形資產效益大小,也取決於有形資產是否充分發揮作用,無形資產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發揮效能時,往往還要借助有形資產,因此,無形資產帶來的收益也很難與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等有形資產分開而單獨確認,這也是造成無形資產效益不確定的因素之一。

4無形資產可以同時有多個使用者

有形資產在特定時間隻能有一個使用者,而無形資產通過轉讓使用權等方式,可以同時擁有多個使用者。

二、無形資產的主要內容

1專利權

專利權指國家專利管理機構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權。並不是所有的專利權都是無形資產,隻有那些能給企業帶來較大經濟效益的,才能作為無形資產。專利權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主要表現在能為持有者生產製造出別人所不能生產或超過一般企業質量水平的產品,為企業確定競爭優勢,有利於企業占領市場,有利於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價格,也有利於降低成本。而且當專利權轉讓時還可以獲得一筆收入。

2專有技術

專有技術也稱非專利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已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各種技術和經驗。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工業專有技術,即在生產上已經采用,僅限於少數人知道,不享有專利權或發明權的生產、裝配、修理、工藝或加工方法的技術知識和經驗;二是商業專有技術,即具有保密性的市場情報、原材料價格情報以及用戶、競爭對象的情況和有關知識;三是管理專有技術,即生產組織和經營方式、管理方式、培訓職工方法等保密知識。非專利技術並不是專利法保護的對象,專有技術所有人依靠保密的方式來維護其獨占權,可以用於轉讓和投資。

非專利技術在生產經營中表現出以下特征:一是經濟性,非專利技術在生產經營中使用,能夠提高企業的經濟能力和生產水平,給企業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二是機密性,非專利技術是企業通過長期研究所掌握的,不願公開的方法、特長和經驗,它一經公開就失去其價值;三是動態性,非專利技術是企業或技術人員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而形成的,而且是不斷發展的。

非專利技術有時比專利權給企業帶來的效益更長久,因為專利權都有法律保護期限,如《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的有效期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有效期為10年。專利權到期要公開,而非專利技術隻要保守住秘密,沒有期限規定。典型的非專利技術是可口可樂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