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大師之費玉清:不換歌壇常青樹,換為人子費玉清
樂人
作者:盧世偉
如今的歌壇是一個充斥著變化與多元的時代,幾乎每一個歌手都把求新求變當做延續自己演藝生命的根本。但歌壇又總會有這樣一種歌手:無論時代怎麼變遷潮流如何轉化,他們都以同樣的方式唱著幾乎一樣的歌曲,卻都能在當時當下的歌壇始終保有屬於他們的舞台、掌聲和地位,而他們的這些舞台、掌聲和地位,就像我們每年要過的春節國慶中秋一樣,該他們到的時候自然出現了,甚至連吆喝都不用一聲,固定會有大量的人群都會一如既往、自覺自願地為他們奉上舞台、掌聲和地位,讓那些每天求宣傳求曝光求新求變的歌手們豔羨不已又百思不得其解。
這樣的歌手在歌壇並不多,人們通常管他們叫做:常青樹。費玉清無疑是華語歌壇公認的幾棵常青樹之一。能始終如一地保持一種常態,這是常青樹們的工作,也是常青樹們的功底,隻是像費玉清這樣的常青樹,也有要更換自己狀態的時候。
那,能讓常青樹們更換自己狀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Q:音樂周刊
A:費玉清(人稱小哥)
作為一顆常青樹,通常首先要保持的功力就是:打死也不換……(這一段請用特殊字體,比如斜體,但字號不用大)
不換演唱風格:我不可能麵麵俱到
Q:10月5日,您又要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傳開個人演唱會了,這些年大家對您的印象,似乎接觸到所有有關您的信息,都是跟演唱會和演出有關,而且每年北京一到某個時候,大家就知道您又要來開演唱會了,都成了一個慣例了。那今年的北京演唱會,會有一些在慣例之外的東西出來嗎?
A:演唱會(當然聽覺為主還是最主要的。那麼視覺方麵我不怎麼考慮,我請了很多專家設計舞台,再搭配一些3D的動畫,讓大家隨著音樂的氣氛,變換一些很漂亮的背景,雖然不敢說有多麼華麗或者多花俏,但是在淡雅當中,能再有一些幽幽雅雅的表情和一些境界,)所以我們也是相當花腦筋的,所以除了把好的音樂,好的經典,好歌帶給大家以外,其他方麵不敢有太多想法。
Q:大家都知道,華語樂團都是把您稱作“金嗓子”的,多年來一起屹立不倒,您也一直都是這種清亮輕柔的抒情式唱法,但您有沒有注意到,這些年來,這種唱法似乎也就隻有您自己唱大家會比較喜歡,若換到最近熱門的各大選秀和演出舞台上,似乎觀眾和評委們都不是很喜歡這種唱法的歌手了?
A:其實歌壇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非常的豐富,各種聲音,各種不同的音樂,展現了各種不同的風貌,所謂物以類聚,每一種音樂都有特點。我倒覺得,你把我說的太好了,(有的時候有的音樂,我覺得我也很難掌握,像飆高的,或者大喊的這一類,我覺得我也還是稍顯不足啊,)有的歌我也不太敢嚐試的,真的,我是講真話,因為我不可能麵麵俱到,(我隻能在我的表情內,去盡量的發揮屬於我可以掌握的這類音樂。)
不換演唱嘉賓:連模仿對象都基本不換
Q:之前的北京演唱會都是您一個人獨撐全場,沒請過嘉賓,那這次會邀請剛跟您合作過新歌《聲音》的中國好聲音學員李代沫來當嘉賓嗎?
A:我想他的行程也是滿滿的。多年來我在演唱會,好像是從來沒有邀約過嘉賓,因為可能也太局限於我的歌路,其實我跟很多年輕的歌手私下的交情也都很好,也有很多人願意來當嘉賓,但是我又怕我的歌路上比較固定,而且加上我的一氣嗬成的演出,怕加進來別的東西也不太好。不過我真的要邀約,我覺得他們也會真的很樂意,倒並不難做,加上我也不太好意思麻煩別人,所以一直多年來我都是一個人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