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曆朝曆代,大清下罪己詔的皇帝應該是最多的,從順治開始到鹹豐,曆代皇帝幾乎都因為災人禍下過罪己詔,唯一例外的是道光帝,慈安因為北方大旱而下罪己詔可謂是情理中事。
不過,慈安這份罪己詔引起的反響卻著實不,慈安不僅因為北方大旱而罪己,還態度鮮明的肯定虛君立憲,極力支持興辦實業,這令的那些個企圖以災而攻訐內閣失政的士紳們失去了攻訐的借口!同時,也給蠢蠢欲動的保皇派們澆了一盆冷水!
隨著慈安皇太後的這份罪己詔布告下,從京師到地方的市井傳言都戛然而止,不過,北方的旱情並未因此而有所緩解,北方各省官員士紳求雨的規模越來越大,次數也越來越頻繁。
與往年不同,盡管遭災州縣官員士紳百姓以十二分的虔誠求雨,也依然沒什麼效果,即便是偶爾下兩場雨,也是雷聲大雨點,往往連地皮都沒打濕就雲散雨歇,讓人失望到極點。
求雨不來,遭災州縣都將希望寄托到深井抗旱上麵來,隨著源源不斷的鑽井機器的供給,隨著製做混泥土井橈的混泥土製品廠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冒出來,機器鑽井隊開始迅速的發展起來,遭災州縣基本都能保證二、三支機器鑽井隊。
盡管機器鑽深井的速度遠遠高於人力挖井,速度快的四五時間就能挖好一口深井,但對於大麵積旱災的州縣來依然是杯水車薪,不過,總算是讓人看到了一點希望,畢竟機器鑽井隊的發展速度十分快,而且一旦擁有了深井,以後就不再需要靠吃飯。
上海,鎮南王府,長樂書屋。
“這場大旱目前隻是開始,越到後期,旱情越嚴重。”易知足掃了在座的趙烈文三人一眼,不急不緩的道:“賑災的開支有多大,諸位大概都有數,真要持續賑濟四年,即便是有南非金礦,元奇也會傷筋動骨,必須加快機器鑽井的普及速度,爭取在兩年內——趕在旱情最為嚴重的兩年之前,保證深井灌溉普及開來!”
“大掌櫃。”趙烈文輕聲道:“廣州、上海、青島的機器製造廠如今都是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的生產鑽井機器,但北方五省之地太過廣袤,要想兩年時間之內普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易知足緩聲道:“加快京師、濟南、太原、洛陽四地的機器製造廠投建速度,爭取明年開年能夠投產,多保證一畝地的收成,就能多減一分咱們賑濟的壓力。”
話未完,就見曹根生捏著一份電報腳步匆匆的走進房間,臉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興奮和欣喜,他當即打住話頭,道:“哪裏來的好消息?”
“回大掌櫃。”曹根生朗聲道:“庫頁島來電,在北部東岸奧哈河彙入鄂霍次克海的一帶勘探出油泉,出油量極為可觀。”
庫頁島蘊藏著豐富的石油,易知足早就知道,所以才讓人前去勘探,不過他也不知道庫頁島油田的的深度,聽的勘探出油泉,而且出油量大,他自然是頗為欣喜,笑道:“這的確是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