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太平國形成三分下的局麵?潘仕明反應最快,興奮的拍案叫好,“好!大掌櫃這想法好!”嚴世寬嬉笑道:“如何好了?好在哪裏?”
潘仕明笑道:“大掌櫃的是輿論上的三分下,太平國不用了,下的官紳士商沒人會喜歡,朝廷呢?朝廷雖然占據大義名分,但卻因循守舊頑固不化,元奇呢,則是倡導西學,融合中西,再則,咱們掌握著輿論導向,這三分下,咱們占盡優勢。 Ww W COM”
一點就透,潘仕明這些年算是曆練出來了,易知足心裏頗為欣喜,微微頜道:“咱們不僅要倡導西學提倡融合中西取長補短,還要針對太平國的一些政策,及時的有針對性的提出自由、平等、科學、民主、民族、國家等一係列的思想,而且要讓這些思想深入人心。”
頓了頓,他才補充道:“太平國對於咱們來是極為寶貴和難得的,咱們必須從各個方麵加以利用,務必做到物盡其用。”
聽這話,三人都是一笑,嚴世寬打趣著道:“洪秀全若是知道大掌櫃的想法,非的活活氣死不可,合著拚死拚活的打拚,就是為了讓元奇利用的,而且還要物盡其用!”
哄笑打趣了一陣,潘仕明才道:“對於太平國定都長沙,大掌櫃是何看法?”
太平國定都長沙是半個月前的事情,太平軍主力在攻占常德之後,十餘萬大軍掉頭,直撲長沙,湖南巡撫張亮基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也不敢死守,尊從湖廣總督琦善之命,率領闔城軍民主動撤向湖北,太平軍兵不血刃再次占領長沙,隨即就宣布定都長沙,改長沙為京。
易知足沒回答,慢條斯理的斟了杯酒,反問道:“你們對此如何看?”
“長沙不過一省城,曆史上也從無定都長沙的。”伍長青緩聲道:“似乎顯的草率了些,與曆史上那些個迫不及待稱王的義軍似乎沒什麼差別,似乎有點得過且過,偏安一隅的味道。”
“我覺的長沙不錯。”嚴世寬道:“長沙是四大米市之一,湖南也是最大的稻米生產和輸出省份,而且長沙的地理位置也不錯。”
淺呷了口酒,易知足才道:“太平國選擇長沙定都,我覺的是個不錯的選擇,長沙地處湘江下遊,是湘、資、沅、澧四水的中心地帶,水路四通八達,有利於太平軍揮強大水師的戰鬥力。
定都長沙,也就意味著太平國將以湖南為根據,廣西、湖南兩省會黨猖獗,清軍兵力空虛,有利於太平軍開辟鞏固根據地,也有利於將廣西、湖南連成一片,畢竟廣西是太平國起家之地。
再則,從湖南的地理位置來看,湖南東通江淮、西接巴蜀,南極粵桂,北達中原,交通便利,實乃攻守皆宜之地,就地理位置而言,遠勝於廣西。
最重要的是糧食,充足的糧食就意味著充足的兵力,長沙是四大米市之一,定都長沙,太平軍根本無須擔心糧食問題,這對於一個新建的政權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著,他看了伍長青一眼,道:“至於草率,我倒不這麼看,相反,我覺得,定都長沙是相當及時和正確的,而且具有重要的意義。
自金田起事以來,太平軍攻城略地,旋攻旋走,幾乎沒有真正管治一個地方,很多地方是旋得旋失,而且所過之地,盡極破壞,裹挾百姓,可以已經完全落入流寇之列,非常不利後續的展壯大。
定都就意味著立國,有了都城,有了穩定的根據地,有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太平國才算得上是名副其實,在名義上有了與朝廷分庭抗禮的資本,另外,及時定都,利於穩定民心,激勵士氣,利於部隊修整訓練,如此,才有可能與清軍長期作戰。”
“還是大掌櫃看的透徹。”潘仕明奉承了一句,才道:“如此看來,太平國也不乏人才。”
易知足頜道:“太平國確實不乏人才,洪秀全、楊秀清、石達開皆是梟雄之才,不過,太平國先不足,缺陷嚴重,加上生不逢時,一開始就注定了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