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連坐法(2 / 2)

這些低級軍官若是一開始送未必有這麼好的效果,他是接了高大節給他發的八百裏加急才送過去的,在高大節眼裏便是另一種感覺了,朝中的夏國相能夠頂得住事,關鍵時候還能解自己的燃眉之急,他與夏國相的關係也就更密切了幾分。

當然這些基本不會誤了戰事,山東現在局勢有些動蕩,大明軍伍呈現防守的態勢這是人所共知的,隻要高大節不發動攻勢,大明的軍伍絕不會主動出擊,否則現在已經到了南京城下了。

本來袁宗皓的軍伍一部分已經到了河南,準備應對葉爾羌汗國的陣勢,聽說沐小笛大勝之後,立刻回到了山東,山東明麵上的局勢已經平緩了下來,隻是暗地裏波濤洶湧,那些大頭兵可解決不了。

山東自古因為孔聖人便被稱為孔孟之鄉,如今有人要動孔聖人自然是有許多人不肯答應的,暗地之中錦衣衛已經拔掉了許多人,但是依舊有一股勢力還在蠢蠢欲動。

程孝廉因為局勢所迫,從鄂中調來了周培公,緩解山東糜爛的局勢,他深知自己現在所處的地位,就像是當初的康熙一般,堅持撤藩,若是成功了,那就是千秋偉業,青史留名。若是失敗了,那就是亡國之君,朝政之事亂彈琴。

如今他若是能夠邁過這一關,大明便會走向新的篇章,邁不過去,便留下千古罵名,甚至周朝和清朝偽造的那些他是緬甸人的證據沒準也會被史書記錄在案,到時候他就是顛覆中原天下的陰謀者。

周培公臨危受命趕到了山東,對於這件事他倒是不覺得程孝廉做的不對,孔府這些年吃相確實難看了一些,以前那些世家門閥好歹還讓幾個兒子分屬不同陣營,誰贏了就能把家族傳遞下去,孔府倒是好,仗著自己祖宗好,直接就向勝利者投降,也不管那些失敗的政權在之前多麼厚待他們,別說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就連一點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都沒有,還談什麼孔孟後人,連村裏剛剛讀書識字的童子都比他們強。

幾乎所有人都看到了這一點,但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站出來與千年的孔家作對,程孝廉敢站出來,就說明他是真的想做些對天下讀書人有益的事情,這在周培公看來已經是十分難得了。

既然程孝廉願意做這件事,那麼周培公自然是義不容辭要辦好,所以到了山東之後立刻施行了一項苛政,名為連坐法,一村之中十戶為一組,十組為一保,這一百戶人家的性命都是牽連在一起的,若是有一家暗中替周朝辦事或是暗中謀害大明,其他人知情不報與之同罪,提前檢舉則全部無罪。

城中也是按照這種規矩,將城中按照街道劃分成為各個陣營,亂世用重典,現在人心都亂了,若是不能迅速穩住他們,還不知道要出什麼亂子。

果然這項規矩一出,暗地裏罵聲一片,許多要做事的人卻老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