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批紅(1 / 2)

程孝廉這些日子分身乏術,幾乎所有的兵力全都壓到了各個戰場之上,而且大明再也抽不出一支能夠支援的軍伍來了。

雖說這半壁江山有的是壯丁,但是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戰亂,這些百姓剛剛過了兩年好日子,根本沒恢複元氣,要培養一個孩子長大最少需要十六年的時間,從吳三桂起兵到現在都沒有十年的時間,那些受到戰爭波及的百姓能夠湊出眼前這支大明軍伍來已經是傾盡全力了,在征兵,就要有大規模的饑荒出現了。

這饑荒可不是因為年景不好,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壯勞力中不了這麼多地,許多地都得荒著,家裏要是每個壯勞力,就算是家裏人貪心多種了幾畝地,等到該收的時候根本收不完,一場大雨或是一場寒露,這些糧食就都得爛在地裏,百姓還得把種子搭進去。

無論是羅森還是周培公都已經將這其中的利害跟上奏折跟程孝廉說得清清楚楚了,他們的意思大抵相同,若是再征兵就是竭澤而漁,抓走一個壯勞力,這一家子都熬不過一個冬天,程孝廉也隻能硬生生挺著,這世間本就沒有完全之策,成功的人也需要一些運氣。

但是這樣的日子總歸是沒有多長時間就把程孝廉給拖得病倒了,他本就是大病初愈,身子骨還未恢複到最好的狀態,心裏思慮的東西很多,有沒有太長的休息時間,身子總算是撐不住了。

消息根本就沒有傳出府外,因為夫人們還在河南,楊有財便住在了程孝廉這邊,一聽到這個消息當即封鎖消息,消息根本就沒傳到府外麵去。

這種情況下若是再傳出皇帝病倒的消息,怕是剛剛平靜下來的朝堂又得再生波瀾。

大夫看過之後說是辛勞過度,況且身子骨氣血不足,需要多加調養,楊有財倒是鬆了一口氣,隻要沒有大病就好說,養身子這種事還算是容易的,尤其是對於程孝廉來說,大明有的是名貴藥材,養著便是了。

為此楊有財特地找了陳承安,將程孝廉的事情告訴了他,孔毓昱因為孔家的事情自顧不暇,賈胥擅長遠謀,眼前的事未必能夠處置得當,告訴他也隻是徒增煩惱。至於那些投誠過來的臣子,若是他們知道了怕是大明會更亂了。

陳承安聽聞了這件事也是吃了一驚,幸好程孝廉的身子沒有出大問題,當即便做了決斷:“以後無論誰上的折子,我讓人先把主意寫在下麵,陛下隻做個判斷就好,也不必煞費苦心自己想對策。”

雖然陳承安很想替代程孝廉把這些奏折都處置了,但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他敢做這樣的事情那就是僭越,就算是出發點再好,一定會有人彈劾他,到時候這可就是一大汙點,這個時代你做什麼都好,哪怕是欺男霸女,明搶暗奪都比這一點要好,皇上最擔心的不是你非法亂紀,而是你要侵吞屬於他的權力。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嚴嵩能夠穩坐朝堂四十年,獨攬大權,皇上卻不願意動他,而於謙護衛京師頂住了韃靼的進攻,最後被砍了腦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