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雙龍會(二)(2 / 2)

而這個時候祖大壽降清更是給他們的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兩者的關係始終處於一種遊離的狀態,這也就是後來李自成圍攻北京,吳三桂用了十幾天才走到玉田,他實在是擔心去了就會重演袁崇煥當初的悲劇,所以猶豫著,北京城就被打破了。

他的地位又處在了一個尷尬的地方,本想著端一端架子,讓李自成能夠稍微低低頭,他也好換一個不錯的晉身之階。誰知道還沒等他在玉田撤兵,北京城就傳來了他家被抄的消息,連他的父親都被抓了。

不得不說李自成這個時候已經膨脹到了一定地步,他攻破了北京城,自認為天下無敵手了,根本就沒把小小的吳三桂放在眼裏。而在吳三桂看來,這就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他還沒有歸順,李自成就敢抄了他的家,若是他真的歸順了,怕是連腦袋都保不住了。

於是他當即跑回山海關,通過舅舅祖大壽聯係滿清,希望能夠引得兩虎相爭。滿清雖然是福臨做皇帝,但是實際的當權者多爾袞可不是傻子,他要求吳三桂先出兵,坐收漁翁之利這種事可不能讓給別人。吳三桂殺得死傷慘重的時候,多爾袞終於出手了,這一下便打碎了大順的信心。

李自成嚇得連北京城都不敢守了,一路竄到了湖廣地區,最後死在了無名之輩的手中。

而這個時候吳三桂才發現,滿清裏麵有很多漢人,在那些人的建議下,多爾袞竟然產生了占據中原的想法。此時吳三桂騎虎難下,憑借他的本事,根本是不可能與滿清一國之力相抗衡,最後也隻能一咬牙,做哪國的開國功臣不是做,做了大清的開國功臣也能青史留名,接著便是拚命戰鬥。

從曆史上很明顯能夠看得出來,若是滿清沒有對吳三桂動手的心思,吳三桂根本不可能造反,他若是想造反早在十年期才是最好的機會,那個時候他正是兵強馬壯,年富力強,誰知道老了老了滿清朝廷也不打算饒過他,開始了撤藩,用俗話說,也就是卸磨殺驢了。

可以說吳三桂機遇不好,但是造成他的命運與他本身的性格有極大的關係,他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家族至上的想法,做什麼事都要先考慮自己家族。

左傳說,君以此興,必以此亡。他因為家族勢力,二十七歲便做了寧遠團練總兵,但是也正是過度考慮家族中的事情,導致了自己陷入了這種境地。當初鎮守遼東的若是袁崇煥,絕不會存在觀望的這種事情,李自成也許就沒有機會打破北京城,因為各地勤王軍伍不日就會到達北京,李自成一開始所求的也不過是畫地而治。

看到了吳三桂如此姿態,程孝廉心中暗暗歎了口氣,吳三桂終究還是老了,若是當年意氣風發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會向人解釋自己的委屈,這天下的事本就不公平,我帶著關寧騎兵殺出一條路來便是了,何必做這種小兒女姿態,跟人哭哭啼啼人,讓人心裏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