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承安聽到了這句話,笑著看了一眼周圍的人:“眾所周知,寧夏的兵將素來凶悍,當初的西夏便是以寧夏中心建立的。這些年寧夏兵將雖然表現得不盡人意,也不過是因為沒有好的將領帶著他們。一旦咱們拿下寧夏,便得到了數萬悍卒。而且寧夏往北便能打通蒙古的通道,蒙古未必對滿清心服口服。”
聽到這裏眾人點點頭,寧夏的兵卒確實凶悍,拿下了寧夏不但不會傷筋動骨,反而能穩步擴充自己的實力,同時蓄勢待發,一旦有什麼變故,立刻就能組織起兵力進行反擊。
孟軻撓了撓頭:“寧夏的仗都讓張勇打了,我又做什麼去?”
賈胥哈哈笑了一聲:“孟將軍盡管放心,隻要大明一日沒有光複河山,你就有打不完的仗。”
在場的人齊聲笑了起來,最終定下了軍事戰略,先拿下寧夏,然後蓄勢待發,等天下大勢變化再做其他的打算。
軍令很快傳到了張勇的手中,張勇看著軍令苦笑不已,他已經不是剛入伍的熱血小兵了,自然知道了叛變的人在哪兒邊都討不到好處,但是到了這個時候他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既然當初選擇了大明,就算再投回滿清,康熙也不會饒了他。
別人不了解康熙的性子,張勇可是專門了解過的,康熙這個人絕對是一個足夠寬容的主子,但是前提是在你有用的情況下。一旦你失去了利用價值,立刻就會粉身碎骨。
況且打寧夏也不算是個苦差事,一開始張勇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程孝廉腦袋一熱讓他帶兵去打山西,就算他張勇有十顆腦袋也得交代在那裏。
既然不是最壞的結果,坦然接受就是了,寧夏還有不少他的老部下,這趟差事還不算是太難。
而王繼勇也將訓練了兩個月的新兵拆成兩半,一半交給了瞿嵩鍚讓他鎮守潼關,另一半則是給了張勇,倒不是說程孝廉小氣,不願意給張勇精銳的步卒,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張勇的身份是敗軍之將,就算是程孝廉想要給他一些精兵,那些人未必肯聽他的。訓練好的新兵更容易聽他的話,也不至於出什麼岔子。
而另一邊,瞿嵩鍚也開始挖掘潼關的各種守城工具,翻遍了縣誌,把前輩們守衛潼關的戰例全都研究了一遍。
潼關破城,有七八成的原因是禍起蕭牆,明白了這一點,瞿嵩鍚便開始仔細安排,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一些身份不明的人守在重要的位置上。
瞿嵩鍚守城將就穩紮穩打,基本不會放過一點疏漏,所以在蔡毓榮還沒有攻打潼關的時候,他自己帶著人先演示了一遍。
當他帶著兵馬到了城外仰望潼關城的時候,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不能硬攻,第二個想法就是找些熟悉路的山民帶著他翻到潼關城裏麵去。
有了這個想法他立刻開始著手準備,一邊讓手下的將士在周圍的村落之中尋找知情的鄉民來問一問有沒有上山的小路,另一方麵開始將城外的樹木全部鋸斷搬進了城中。他要做的就是,不能讓蔡毓榮在潼關城外找到一點有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