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引子:鬼瞳少年(有點長,可無視)(1 / 3)

(這個算是作品相關吧,文字有點長,隻希望對整個故事的背景和人物有個更深的了解,如果你時間有限,可直接無視!)

在北方雄偉綿長、蒼蒼茫茫的太行山係,河北境內靠近山西的地方,有一偏遠貧窮的小城,為眾山所包圍。城西有一巍巍高山——“大茂山”,此山海拔2000多米,至今原始叢木橫生,山頂積雪終年不化,為最早的北嶽恒山,後此譽易主他山,“大茂山”風光不再,直到解放前夕,傳說山上依舊狼獾成群……此地相傳是中國上古五帝之一堯的故鄉。

堯乃黃帝的後代,為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嚳之子,本名放勳。帝嚳去世後,放勳的長兄摯繼承其帝位,在放勳十五歲時封為唐侯,他在唐地與百姓同甘共苦,發展農業,妥善處理各類政務,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條,不僅受到百姓的擁戴,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首領的讚許。可是帝摯卻沒什麼突出的政績,各部族首領也就親放勳而疏遠摯。帝摯九年,摯親率官員到唐將帝位禪於放勳,放勳即帝位,帝號堯,因初封於唐,即以唐為朝代號,此乃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號,後人稱其為唐堯。

唐堯即位後,順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為政勤慎儉樸,定曆法,施德政,抗天災,建國製,選賢能,政績卓著。

然而時代久遠,人們很快忘記了這位聖賢,而言必稱唐宗宋祖秦始皇……時至今日,當地居民依舊飲天食地,閉塞落後,但這裏人人淳樸善良,附近鄉鄰大多夜不閉戶。

在城的西北部,有一貧窮山莊,名曰“馬家莊”,正是唐寧出生的地方。在他的記憶中,它在附近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山莊。在山莊的北部不遠,站在土丘之上即可遙望一叢如畫般奇峰,當地人稱為“清虛山”,山體秀而挺拔,卓爾不群,一年四季青煙繚繞,輪廓鮮明,又被成為“清楚山”。每天正月十五,附近村民都會來此朝拜,尤以老人為主。而每年此時,也是各地之“巫”聚會的場所,會有盛大的儀式,每到這時,會吸引大量遊客紛至遝來,不惜千辛萬苦,攀越山頂,燒香許願,觀此盛會。

在唐寧還很小的時候,親人們告誡他不可以去這個山的,似乎有什麼禁忌,或者怕他年幼體力不支,反正種種借口加以阻撓。所以對他們描繪的這種盛會,唐寧從小就隻能無限聯想。

唐寧從小就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長大,聽老人們關於神仙鬼怪得各種傳說以及抗日時期同日本鬼子痛苦抗爭的經曆。

聽別人說,他的祖父本來是姓馬的,後來因為家庭窮困,孩子又多,不得已送給一戶劉姓得人家收養。到了他父親這一輩,已經全改性為劉了。這些聽來的故事是真是假,祖父以及其他親人都沒有提過,他也沒好過問。總之,在唐寧的印象中,除了一個伯父和兩個叔叔以外,似乎沒有什麼近房或者遠房的親戚。

祖父在村子裏算是是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人很瘦小,但是頗有威望,一般鄉鄰有什麼黑白喜事,鄰裏糾紛都喜歡找他主持。因此,祖父家裏經常聚滿了鄰居,或者打牌,或者圍在院子裏一起看電視(那個時候村子裏得電視數量極為有限)。而停電的時候,祖父就會點一堆火,很多小孩子們圍在一起聽祖父講他在南山遇到的“紅色比胳膊還粗的紅色大蟒的故事”,或者“某個過世的老者某天早起去撿牛糞結果撞見鬼的經曆”。

這些故事祖父一開始總是不太喜歡講的,怕會嚇到小孩子,但他生性是個愛熱鬧的人,又耐不住大家央求,一來二去還是講了出來。

曲折離奇的故事,一群孩子總是聽的既緊張又刺激,往往會當成真的,有時候天太黑了,不敢回家,祖父不得不把這些小孩挨個送回去……也許正是聽的這些故事,後來逐漸培養起唐寧發展成一個靈異小說作家,也正是這些經曆,讓唐寧的頭腦形成一些關於靈魂的模糊認識。

這個世界有鬼魂嗎?這個問題相信每個人自誕生以來都問過無數遍。然而在自小的無神論教育下,唐寧自然是不能信的,否則,這說明十幾年的教育對他太失敗了,幾年的書就算是白讀……然而,在他大學畢業後,至親的意外去世,在遭遇一連串靈異事件之後,他突然有了另一種完全不同想法……這些以後再提。

唐寧祖父有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他的大伯,是一個獵人,喜歡拿一杆火槍去山裏打野鳥和野兔,雖然性格孤僻但人很老實,也從未和人發生過爭執;二兒子——唐寧的父親,很年輕的時候就離開家鄉,到城市裏去打拚,生活的很艱苦;三兒子——一名軍人,頭腦也很好,最喜歡唐寧了;而唐寧的小叔叔一直陪伴在祖父身邊,脾氣很怪,平時不怎麼和人交流,直到三十多歲結婚了才有所改變,但小叔叔心靈手巧,自學了很多東西,比如可以輕易擺平很多壞掉的家電……

唐寧其實不是在這個村子裏出生的,是在父親當時上班的另一個城市,但是出生後不就母親就帶著他回到故鄉。在這裏,他一直長到十二歲。此後,父親又想方設法調到本地的縣城裏工作……過了不久,就將唐寧和母親接過去,一家人這才真正地生活在一起。

唐寧一出生下來就是一個很蠢笨的人,生性魯鈍、怯懦寡語。一直是本人欺負的對象,甚至是比他小一兩歲的孩子也敢於肆無忌憚地侵犯他。而生性懦弱的唐寧自己就算是被人欺負了,也是百般掩飾,不敢讓大人們知道。

窮鄉僻壤,教育落後,村子的小孩一般上學都比較晚,一直到九歲,唐寧才開始讀村裏的小學。同班人中,他也算是比較另類的了:一般下課都不去出去玩,很少離開自己的課桌(開學第一天因為不敢離開教室,竟然偷偷在課桌下撒尿),很少上廁所,很少喝水……但是還算勤奮,每天早出晚歸,風雨無阻。

一篇古詩,小朋友一般誦讀幾遍便可記下了,而唐寧,要大半天的時間勉強能背過,可一到第二天,又忘了個幹淨……

小時候,最苦惱的莫過於被老師點名了,每到這時,他都會緊張的滿頭大汗,語無倫次,滿口胡言,總是被人嘲笑到無地自容。老師發現了這一點,覺得這孩子實在也太孤僻了點,於是害怕傷害到他的自尊,以後也便如同對待空氣一般,懶得理他了……所以直到上高中,唐寧一直是一個靦腆而又有些自卑的孩子,一個人默默的生活,沒有什麼朋友,更不敢輕易和人交流。

當然,他也有自己的夥伴,他就是阿鐵。

阿鐵是唐寧的鄰居,也是他一個遠房親戚,比唐寧大兩歲,長的又瘦又高卻非常結實,是他們附近的孩子王,很是照應唐寧。

在村西北方向,是茫茫大山,比另三麵更高、更廣!再遠,便無人煙了。山中延綿出一條小溪,隻達村北。此溪很是神奇,大旱之年不減少,大澇之年不增多,被當地人稱為“長流水”。沿溪而上,在村子最深處十裏外,過了一個很深的峽穀,有一處叫做“九龍觀”的地方,奇峰林立,山勢頗陡,而山中洞穴數不勝數。而令人歎奇的是,眾山之下竟然有一十分開闊的平地,在山腳下,形成一個小湖,湖水清澈明亮,可見小魚遊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