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Soylent引爆飲食革命(1 / 3)

Soylent引爆飲食革命

數字藝術

作者:裴燕

上世紀70 年代的科幻電影《Soyl ent Gr een》, 2022年由於人口大爆炸和環境汙染的影響, 新鮮食物非常稀少,普通人隻能吃Soylent Green 餅幹度日,這些餅幹是人肉做的

在機器人即將進入千家萬戶的時代,人類吃飯的方式沒必要還和數千年前的古人一樣。Soylent的熱銷代表了當代人對於簡化“吃飯”這一例行公事的強烈需求。這場飲食革命讓人們能更明確地區分功能性和社交性飲食。

引領消費潮流的美國科技圈又誕生了一個炙手可熱的產品,如果現在去該產品的官網上預定,新顧客的訂單要4~5個月後才能發貨,老顧客嘛,可以照顧一下,4周後發貨。有顧客在預定時產品還是1.1版本,幾個月後收到貨時已經升級到1.3了。

如此緊俏的商品,實際上它看起來也沒什麼技術含量,但卻能幫極客們解決一個天大的問題——吃。這個叫做Soylent的“食物”是一種需要用水和油混合的粉末。勾兌後更像是一種飲料,顏色類似於70後的童年“營養飲品”麥乳精。但Soylent要強大多了,它是被發明出來代替一日三餐的——喝了它,就完全用不著吃飯了——這才是人們對它趨之若鶩的原因。

聽起來既讓人好奇又有點畏懼。那些已經收到貨的“幸運兒”反饋意見不一,有人說有點像味兒比較淡的麥乳精,有人覺得像芝麻糊加油炒麵,當然也有人覺得挺好喝的,“像蛋白質奶昔”。代替食物?不用說,吃貨們肯定會對它嗤之以鼻,但他們不能理解的是,居然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吃飯是一件負擔,不用吃飯反而是一個更大的誘惑——如果不是因為會餓死,沒營養會生病——特別是當你全心投入工作或事物時。

想想吧,不用操心、不用采購、不用烹飪、不用去餐廳、不用花時間咀嚼、也不用清洗餐具,隻要喝下約一個運動水壺容量的“飲料”,就解決了一切問題,不會餓,也不缺少任何營養和能量,這難道不是一個完美的食物攝取的解決之道?Soylent在矽穀受到熱捧,對於連睡覺都沒時間的程序猿、碼農們來說,Soylent真是就是來拯救他們的福音。這也難怪,因為Soylent的“發明者”Rob Rhinehart就是一個來自矽穀的軟件工程師。

Soylent 的 CEO RobRhinehart,軟件工程師出身,如今轉戰在全營養速食領域,為跟他一樣對吃飯沒啥興致的同行們帶來了飲食革命

皮膚潤滑、牙齒更白、頭發更濃密

Rob Rhinehart隻有25歲,從電氣工程專業畢業後就開始從事科技項目創業。兩年多前他還在和同伴為開發新軟件苦苦奮鬥,之後的創業故事極具偶然性和戲劇性。Rob沒有時間也沒精力好好吃飯,尤其他還沒錢,2012年底,Rob和團隊的創業項目陷入了困境。這幫早已沒有社交生活的創業者們發現,他們最大的開支就是“吃”這一項。為了節約,他們開始了隻吃麵條、玉米熱狗和速凍墨西哥薄餅的生活,可是成本還是太高。Rob試過隻吃更便宜的麥當勞或“全甘藍宴”,但感覺身體快吃不消了。“我的飲食在損害我的健康和我的創造力。”必須要找到更有效率的獲得身體所需營養的方法,餓得不行了的Rob靈光閃現,為什麼不直接吃食物中那些對身體起作用的化學成分呢?他假設人類身體並不是真正需要食物,而隻是需要食物中的化學元素和成分。例如人們吃水果蔬菜是為了攝取其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吃麵包得到的其實隻是碳水化合物。於是他抽空研究了營養生物學,然後買來了35種營養物質,把這些粉末和顆粒混合加水攪拌,開始了隻吃這種流質“食物”的生活。一個月後,他發布了博客《我是如何停止吃飯的》,稱自己體質明顯變好,“皮膚潤滑、牙齒更白、頭發更濃密,連頭皮屑都沒了。”此外,對他來講也很重要的是,他的夥食費從每月470美元驟減到50美元。這篇雄文被轉載於《黑客新聞》之後,獲得了極大的關注,開始有人來找他要配方。在奉行“開源”精神的黑客圈裏,Rob不會吝惜於分享他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