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竹畫梅亦畫魂
藝術長廊
作者:律星光
甘肅省通渭縣是一塊培育書畫家的風水寶地。崇尚耕讀傳家的通渭人,日出稼穡,日落不息,在方寸硯田間開始另一種文化意義上的耕耘。如此濃鬱的丹青墨韻,陶冶熏染了數以千計的書畫愛好者,形成了令人神往的通渭現象。何飛鴻便是通渭這塊寶地上成長起來的一位很有靈氣的優秀畫家。
何飛鴻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職業畫家。他自己開著畫廊,結交的朋友,都是書畫中人。其中有馳名全國的書畫名家,有地方書畫界的前輩名流,也有初涉畫藝的青年新秀。他們構成了何飛鴻藝術生活的基本環境,何飛鴻在與他們的交流切磋中學習繪畫技法,積累繪畫心得,更雕琢著一顆玲瓏的慧心。這種遠離世俗煩擾的純粹的藝術生活,給了他心靈的寧靜與淡泊,體現在畫作中時,便是一種閑雅,一種清逸,一份澄澈。
何飛鴻結緣丹青,除去通渭書畫風氣的熏染,還得益於老畫家魏嶽嵩的教誨。在魏嶽嵩先生的教導下,何飛鴻開始由對書畫的愛好轉向創作。從藝術追求的方向上來看,何飛鴻是屬於傳統型的畫家。他的國畫創作深深地烙上了中國傳統國畫的印痕,尤其是他的寫意花鳥畫中的精品——梅蘭竹菊,更是體現了對傳統人文精神的承續與發揚。在中國古典文化語境中,梅蘭竹菊以其獨特的精神內蘊贏得了花中“四君子”的美譽。梅花傲雪淩霜的風姿,昭示的是一種堅貞高潔的品質;蘭草清幽淡雅的倩影,標舉著一種出塵脫俗的清逸;竹子勁節淩雲的意象,象征著一種剛直清正的氣節;菊以“花之隱逸者”的形象,高揚著一種潔身自好的逸氣。因此,畫梅蘭竹菊,難的不是寫其形,而在張其神,難在通過形神兼備的意象傳達出它們內在的精神氣韻。可喜的是,何飛鴻做到了這一點。他筆下的梅花,枝幹蒼勁如鐵、遒勁挺拔,力感十足,有很強的書寫意味,墨色濃淡相宜,依稀有吳昌碩遺風,花朵疏而淡,顏色清雅,構圖疏朗有致,畫麵幹淨素雅,清氣溢於畫幅。何飛鴻的蘭草,注重清幽意境的營造,一峰山石,數莖幽蘭,弱質臨風,飄逸出塵。何飛鴻的菊花,以紅、黃等熱烈的色彩渲染花朵,以展現其粲然亮麗,又以濃淡結合的墨色寫其枝葉,並輔以清冷的淡藍,來營造冷寂清幽的畫境,以凸現秋菊傲霜怒放的風骨和逸致高情。讀何飛鴻的梅蘭竹菊,便是接受一次傳統文化精神的洗禮,讓人在古典的詩意裏沉醉。
花鳥之外,何飛鴻還涉足山水畫領域。其山水畫師法石濤、黃賓虹,注重氣勢和意境的營造,畫麵意境幽寂、清靜,自有一種靈性的清韻。
多年的藝海耕耘,何飛鴻已然碩果累累。如今,何飛鴻已經是甘肅省美協會員,作品多次入展省市美協組織的展覽,2007年還獲得了中國書畫家協會主辦的“盛世中華”書畫展優秀獎和第三屆全國“梅蘭竹菊書畫展”優秀獎,多幅作品入編《當代藝術家梅蘭竹菊精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