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更簡單,從今年起戶部將使用新的度支體係,一年計劃收多少,就計劃花多少,絕不超支!
另一重意思也簡單,勞煩皇帝你管好宮裏,不要再莫名其妙的起火燒宮殿了。說實在的,嘉靖朝皇宮、行宮失火的損失頻率實在是高的有點令人汗顏。
第三件事則是關係京營的,說起來比較恐怖。
去年兵科給事中張廷槐上折子陳述京營各坐營文武官多是營私罔利之輩,以致行伍漸虛,士馬消耗。以前京營聽征兵號稱十二萬,今兩官廳合起來才三萬六千人,且老弱居十分之三,武備廢弛,原因就是選人失誤,需要重新改革。
其時,給事中張侃也陳述營務四事:一,複重臣;二,久任用;三,慎選補;四,重馬政。
經過徹查後發現各營軍少官多,兵部即議查革。一口氣裁革把總三十六,就剩下五十九個把的編製。
這是中樞主動刺破膿水,原因跟戶部進行的改革一樣,都是沒錢給逼的。顯然,戳破表皮、擰幹水份後的京營可以大幅度降低糧餉支出,也能相對提高一點點戰鬥力。
這三件事情幾乎人人關心,而趙期昌關心的卻多了另外一件事情,一件看起來是那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去年秋,因為朵顏三衛屢屢在互市後,拿著馬市買來的鐵器、藥材轉手以更高的價錢賣給俺答……這種壟斷的二道販子買賣實在是掙錢安逸,結果引發朝廷震怒,廷議後裁撤與朵顏三衛的三處馬市。
這意味著什麼……
趙期昌隻覺得危險,提筆勾出這一條,瞥到趙顯,遞過去:“惟明看看這一條。”
接住,趙顯看著皺眉:“要遭,薊鎮今後可就麻煩了,若是朵顏三衛出一雄主,連著遼東、遼西都要遭災。”
不隻是大明日子過不下去,幾乎圍繞大明各處的小國日子都緊巴巴的。
邸報上除了對去年各項重要事件的通報外,還有人事變動。
前年內閣嚴嵩獨攬大權一人身挑內閣事務,並沒有什麼激烈的政治鬥爭,但老人換新人是一種必然,連著因病、因年老沒了三個尚書。
內閣也有意思,加進來一個老臣張治幹了沒兩月就病逝,然後皇帝又讓群稱廷推內閣人選,結果沒有滿意的,可皇帝就是想要給內閣加一個人,這怎麼辦?
好辦,就派廠衛秘密調查國子監言論,監生都說兼管國子監的四品少詹事呂本人不錯,於是這位字汝立,來自餘姚與王陽明是同鄉,年紀小小隻有四十五歲的呂本就莫名其妙的入閣了……
而五十歲出頭的彭黯,運氣好距離入閣的門票,怎麼說還得走個六七年。
六部方麵,戶部潘潢,兵部丁汝夔,吏部夏邦謨,刑部劉仞,工部李士翱,禮部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