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令!”
站在唐汝楫身側的旗官高聲應答,將等待銃手應答的唐汝楫嚇著,猛地回頭看手持紅白二旗的旗官,唐汝楫一臉嚴肅點頭,後退返回涼棚。
旗官踏前兩步,雙臂招展揮動紅白二旗:“火繩點火!”
“敵在三十步外!”
“三隊輪替,發!”
大約五十餘名銃手組成的三列陣開始輪替發射,炸裂聲、刺鼻硝煙將竹棚籠罩。
隔著飄動白煙,在射擊間隙時,唐汝楫與楊承恩指著三十步外立靶的鏡甲討論著。
大約十輪射擊後停止,外圍等候的礦丁將立靶的二十副鏡甲抬到麵前,銃手則換銃待令。
毫無疑問,三十步內,火銃對鏡甲殺傷力不容小視。
唐汝楫觀察著一副鏡甲,數著彈丸痕跡,低聲道:“楊爺,命中五發,兩發不入,三發破甲而入。”
這一刻,唐汝楫頭皮有些涼,他實在是想不明白,指頭大小的彈丸,怎麼能打出拳頭大的窟窿。
楊承恩臉色不好:“還是不成,趙都司那裏要求的是三十步內,胸腹、後背不可被彈丸擊破。為此,趙都司允許鏡甲增重三斤,以十九斤為佳,二十斤為限。”
三十步內的射擊檢驗成果不值得楊承恩喜悅,而他的言語更是讓唐汝楫忿忿不平:“楊爺!邊軍重甲可達八十斤,也不敢說三十步內能擋彈丸!趙都司那裏分明是強人所難,故意刁難!”
實在是看不懂,你一個堂堂大內外派的監令,怕哪門子的地方軍將?
更不滿意的是楊承恩對待趙期昌的態度,隱隱有對待上級的意思,而對他唐汝楫,卻是一種平輩論交的態度!
“實不相瞞!楊爺上回那三千套鏡甲,在京裏惹得各軍爭搶,最後首輔嚴公做主,悉數裝備神機營!兵部、兵杖局也都有意仿造鏡甲,現在遲遲不動手,就是看神機營的態度。若是鏡甲好用,兵部、兵杖局便會督造一批以裝備京營!”
“楊爺,若是神機營那裏說鏡甲好使,楊爺這裏造出的後續鏡甲質量優異,楊爺調歸大內將是必然!”
眉宇陰翳,唐汝楫頗有些看你不成器而產生的惱怒:“楊爺心懷招遠百姓生計,是佛爺心腸。做事更是兢兢翼翼不曾荒廢懈怠,像楊爺這樣的仁義大賢不升調大內,連唐某都看不過去!”
“再者,招遠礦場雖負責趙都司所部兵甲補充,這是皇上賞識、厚愛趙都司之舉,也是對楊爺的信賴。唐某就是想不明白了,為何趙都司如此挑剔,硬是要那刀槍不入的寶甲,這不是強人所難又是什麼?他不體諒楊爺的辛苦,楊爺又何必處處為趙都司著想?”
喘著粗氣,唐汝楫越想越生氣,按照常情來說,應該是趙期昌巴結楊承恩,楊承恩巴結他唐汝楫才對!
周邊服侍的小宦官也一個個義憤填膺模樣,卻無人率先開口支持唐汝楫言論。
楊承恩臉色變化,最後強笑著:“小相公說的雖是公道話,可咱這裏也隻能心領。畢竟,國朝上下能領兵打仗的將軍有的是,願意捐軀報效國恩也不在少數。而……有決心整飭營伍積弊的,卻無幾個人。”
與殷正茂一樣,殷正茂發現趙期昌走的是兵技巧路線後,決心與趙期昌拉開關係;而楊奉恩不怎麼明白兵技巧意味著什麼,他隻知道趙期昌的兵,對皇帝有好處,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