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處競爭(1 / 3)

張渠留戀登州兩日,在趙期昌去朱高城理政的時候,不告而別回老家杭州去了。

期間,趙期昌勸了兩次,也勸不住張渠削發為僧的心思。趙期昌也算明白了張渠這個名字的來源,渠乃引水之物,無水也就沒渠這個字。

張渠這一家跟皇室一樣,起名字按照五行相生進行排輩。而嗣母又是楊氏,是故張渠給自己找了一個渠字做名。有水生木之意,也有紀念嗣母、嗣父養育之恩。

他的不告而別不出趙期昌所料,否則真想禁足張渠,張渠除非長翅膀,否則別想從趙期昌地盤裏飛出去。幾乎是前腳走,趙期昌後腳就得到了報告。

而此時,張茂正好來朱高城。

山東連續三年小旱,就連平頭百姓都惶惶不安,生怕鬧起民亂兵災來,更別說專門吃這口飯的軍隊。而山東巡撫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維穩山東,保證運河暢通!

哪怕地方亂起來,短時間難以平定也不算是致命缺陷,隻要保證漕運體係運轉正常,隻要南方的物資能源源不斷輸送北方、京師,山東地方糜爛,對巡撫、中樞而言反倒是次要的。

故而,山東巡撫人員選拔上,對軍事素質要求僅次於北軍雲集的各省督撫。

一個合格的山東巡撫,平均升官比南方督撫要快捷不少,因為他的能力已經在治理山東方麵得到了體現。都別忘了,白蓮教的大本營就在山東!

這也是前任巡撫何鼇匆匆上任就狠抓軍事,以至於將自己大好前程葬送。現任巡撫彭黯也一來就拉攏軍隊的原因,除了有何鼇前車之鑒的因素外,更多的原因在於山東巡撫的傳統。

再比如前前前任巡撫曾銑,三十歲時巡撫山東在軍事、民生上的建樹極高,這才越過回中樞熬資曆一環,直接高升去了陝西這個西北核心要地。

某種意義上來說,宣大總督、陝西三邊總督、兩廣總督、漕運總督這四個位置近似於候選兵部尚書,而山東巡撫則是上述四個位置的第一候補!

能做山東巡撫的人,無一不是朝廷中各方眼中的能耐人,或者是人脈極厚名望不錯各處都給麵子的人,再要麼就是純粹下來救火。無論如何,都不是尋常混日子的官僚所能就任、填充的位置!

隨著彭黯掌握的軍隊越多,做起事來底氣也越發的渾厚。剛來時,連曆城的治安軍隊都不敢做調整,現在呢?直接裁撤青州府一營兵馬,準備重建新的青州兵馬,再打造一支屬於自己的嫡係部隊。

彭黯膽氣增厚,原青州兵馬被夾在登萊兵馬與標營之間,連狠話都不敢放,直接接受遣散命令。可彭黯順利施展自己強軍抱負的同時,也引發登州係中上層的反彈。

都怕彭黯掌握的軍隊越多,導致登州係失去眼前這種不符合行情的超規格待遇。標營那邊的人不好動作太多,王文澤又在曹濮之地距離太遠,如何扳回彭黯實力增長造成的惡劣形勢,又落到了登、萊軍手裏。

隻要這裏有合適的手段,趙鼎明、王文澤、王道成三方必然會支持。隨著登州係集體世職提升,王文澤被外派為曹州守備,可以理解為登州係向外伸出的觸手,也可以理解為彭黯分化登州係凝聚力的第一步。

應對彭黯的這一手,登州係才發力,以委屈張茂為代價,在都司府內割出登萊兩府各衛所管理權給趙期昌。就是做好最壞的打算,因為兵將分離是治軍的第一原則,如果在外的頭目被調離本部與嫡係失去統轄歸屬關係,自然軍將影響力大減,區區衙役就能捉拿問話。

而登萊在手,從職權上繼續經營登萊,不斷增強控製,所有人還有東山再起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