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統率邊軍,必須本事過硬。他們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命,根本不在意軍法軍紀,孟守義毫無統軍屢曆,就想去指揮邊軍,邊軍絕對不會買賬。
想要統率邊軍,最基本的兩個條件就是自身本事過硬,跟著你不會白死、枉死;其次就是能折騰,能帶來實際看的著的好處。其中第一點重要性遠遠高於第二點,孟守義背靠彭黯能帶來好處不假,可彭黯的好處是好拿的?
彭黯給你各種好處,求的還不是讓你出事後去拚命?跟著孟守義去拚命……別說邊軍,就連山東兵馬都沒這個信心。
就這種情況,孟守義竟然還有膽子去接手這部驕橫軍隊,隻能說貪欲蒙蔽了判斷。就連張超,趙期昌沒接觸過,可看這個人能說的架勢,就知道這人和邊軍走不到一路去。
邊軍都是兵油子,你好吃好喝招待,你能說,邊軍更能說,能說的天花亂墜。真到了肩並肩拚命的時候,人家可就不認你了。
不管彭黯怎麼考慮的,趙期昌跟著孟守義、張超這兩個人特點就判斷,這兩個人根本不能成事,別說給彭黯握住兵權,恐怕鬧出亂子還需要登州係來收拾。
也不能說趙期昌判斷的多準,其中判斷也有一廂情願的地方,畢竟登州係與彭黯這邊的軍將是競爭關係。將來到底是個什麼情況誰都說不準,趙期昌的推測帶了不少惡意,人之常情。
趙期昌如此,王文澤根據趙期昌短短幾句話也有差不多的判斷。基本上,登州係要的就是部分兵權,現在已經拿到手並解決了今後被動的問題。
彭黯能不能握住這支精銳部隊,登州係看戲就行了。
趙期昌對這支新軍隊的兵權、官位沒想法,是純粹準備看戲;王文澤還想著升上去,心中還想著孟守義、張超倒台,他抓住機會占掉一個位置。
幾乎就在趙期昌短短幾句話說完,王文澤領會趙期昌意思時,就生出了一個想法,沒有機會就製造機會!
趙鼎明擔心沒搶到位置讓王文澤想不通,這才讓趙期昌早早回來進行安撫。趙期昌察覺王文澤的態度轉變太快,從一開始的期待,變成失落,失落隻是一瞬間,隨後就是鎮定。
王文澤怎麼想的,趙期昌一時半會摸不透,也懶得過問。他在意的是登州係今後整體被動、主動形勢變化,不怎麼在意標營一係的得失。
巡撫衙門,後院前廳。
孟守義、張超兩人留下,麵對麵而坐。孟守義強忍著胸腔中一波波激動,一張臉憋得很難受;張超也是差不多,他也沒想到這麼好的事情能落在他頭上。
他與孟守義在今日這場會議中,足足節省了三五年的時間,隻要帶好軍隊打上兩場漂亮仗,彭黯升遷前,他們這樣的嫡係必然是妥妥的官升一級。
彭黯坐在主位,手裏攥著擬好未簽字的公文,還在沉吟思慮。
莫名其妙的心煩意亂,現在他與登州係是相互依存的合作關係,這種合作關係是不正常的。傳出去,會讓其他督撫、官場、士林笑話他。正確的關係應該是上下隸屬關係,而不是這種有事情就討價還價的解決方式。
可他缺少魄力來解決登州係,總擔心鬧出禍端連累自己前程,如非必要也沒這個心思。
而這支即將合編的軍隊,將是他製衡登州係的嫡係武裝,今後能不能鉗製登州係,全在這支軍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