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期昌經曆過的磨難,已經讓他習慣於搏殺,渴望通過搏殺這種簡單粗暴有效率的手段獲取自己想要的優渥生活和出入車馬伴隨的地位。他不反感廝殺,樂於廝殺,他已經時代、命運逼迫,習慣並喜歡上了廝殺。
他有無數的信息作為資料參考,也有一顆無所畏懼的戰心,他具備成為一個優秀將領的一切因素,尤其是冷靜。
他實在是太過耀眼,彭黯來到山東已經聽了很多次趙期昌的大名。按著趙期昌的計劃分裂捕倭軍,彭黯怎麼可能答應!而且,彭黯更有自己的考慮所在,他想要的太多了。
彭黯的確很想改編捕倭軍為中軍標營,可他希望趙氏作為這支新的中軍標營骨幹力量。
趙鼎明陳述彭黯的誠意,拌著指頭一件又一件:“彭黯講述了山東諸軍和各處軍隊的缺陷,準備建立一支精銳兵馬。若我捕倭軍全員編入,則是為兄我充任中軍遊擊將軍,並許諾其離任前,使得為兄高升都指揮同知,掌印都司府。”
衛裏官員編製超編,就有掌印一說;都司府超編自然更厲害,有掌印這類實際決策者,還有分擔某項事務的都司府掌事,即掌管某事。五軍都督府亦然,錦衣衛體係也是如此。真正決策的不是指揮使、都指揮使、都督,這些類似於軍階、軍銜,真正幹的實職會另行任命。
都司府這邊掌印是從一幫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中選取,如果沒有合適人選,則會從勳戚中選拔乃至是外省調派。
光彭黯給趙鼎明這邊的待遇就很不錯了,雖然都是遊擊將軍,但巡撫中軍標營的遊擊將軍基本上幹滿三年是鐵定升職,而都指揮同知掌印都司府,幹滿三年這類實際一把手也會升職。
所以六年後,趙鼎明則是妥妥的正二品都指揮使,那時候才五十歲不到,有足夠的時間作為緩衝,讓他升到都督府僉事、右都督,左都督。就算不走運隻升到都督僉事,死後按例追封一級成為右都督,那各種喪葬規格將是極高的,對家族聲望提升也是本質性的。家中有沒有先人當過都督,完全是判斷是否將門的硬標準。
看著趙期昌,趙鼎明有些臉紅,他已經被彭黯許諾的平坦前程所收買,扳著指頭繼續說:“老三你則是彭黯親衛將,張茂那老賊則是中軍副將遊擊銜。另有三個千總,彭黯屬意王文澤、田啟業以及於家的於學文這三人。”
趙鼎明說著合上最後一個指頭:“中軍標營一切營務歸為兄管理,彭黯不插手,一切所需物資彭黯都會解決,他要的就是一支聽他調遣,能打勝仗、軍紀優良的中軍標營,其他一概不管。”
趙期昌聽著已經明白了趙鼎明的心思,問:“大兄,小弟的前程在何處?”
稍稍猶豫,趙鼎明道:“老三這裏稍微麻煩一點,彭黯眼尖看中了老三。若是彭黯離任,老三想留在山東,則會與為兄一道敘升都指揮同知,想去山東哪裏,彭黯都會想法子完成。若是老三願意跟著彭黯離開,他也會升老三做都指揮同知,再想法子將老三調到麾下。”
趙期昌一骨碌翻起來,臉色直接陰了,努嘴問:“他任滿後,想去哪裏?”
趙鼎明笑了,悻悻而笑,搖著頭道:“彭黯猜中了,他說你一定會問這個問題。若是老三願意帶著中軍精銳骨幹跟隨他,他就去九邊做事。若是老三不願意,他就去南邊或漕運上做事。”
見他被彭黯折服,話還說的如此好聽,趙期昌也不意外。他認為彭黯有一定幾率收下趙鳳翼做學生,接受他釋放的信號。可事前,趙鼎明父子都覺得這有些不可能。他們更覺得彭黯收下趙鳳翼,是看得起趙家,在傳統武人的思想下,趙鼎明願意給彭黯拚命,因為高貴的巡撫大人看得起他,以及自家的一些考慮,就促成了趙鼎明的轉變,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