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軍(1 / 2)

臘月十五夜,趙鼎明運輸一批酒肉抵達白石墩,帶來了一些命令。

趙期昌放下戚繼光的親筆書,摸著下巴思索,也就三件事,白石墩升格為朱高堡,與解宋營、劉家旺兩個戍堡,另有八個火墩組成防禦單位,具體後續籌建計劃等戰後都司府公文。

具體區域規劃以中所東十五裏起,向東以孫夼鎮為界限,向南以楊家店山口為屆,很大的一塊地方,與中所轄區差不多大小。

第二件事升趙期昌為暫署副千戶事,臨時提升為副千戶級別方便領軍。有進一步的消息,兩個月的時間兵部的升賞公文下來了,現在扣在巡撫何鼇手裏。估計也是用升賞公文威脅登州衛,讓他們好好做事,不要添亂子好好配合王道成。

第三件事,是例行通知趙期昌,那就是捕倭軍中軍拔營時間,定在正月初五。不過初三日備倭城張茂會率領青旗把、輔軍把先行,作為先鋒後繼。

第三件事情意思也簡單,趙期昌所部在最少十七天內是自由的,也是孤立無援的,讓他小心行事,不要魯莽爭功,等大部隊抵達後再行計較。

趙鼎明烤著火:“這三件事情,第一第二都是朱應奎通報下來的,看著什麼了?”

趙期昌飲一口茶,緩緩說:“升格白石墩,這是上頭許諾的好處,給的甜頭;至於何鼇扣押升賞公文,就是警告我等。而都司府能通過衛裏對小弟的臨時擢升,估計兵部也升賞了小弟。所以都司府,才不怕得罪何鼇。”

趙鼎明眼皮子垂著:“說的也差不多,都司府的確不怕何鼇,何鼇為重編中軍標營已將山東各處兵馬一一得罪。都司府之所以同意衛裏的申請,的確是兵部公文的功勞。而他們,也想給兵部一個有識人之明的模樣。”

比起那些十幾歲的遊擊、參將或京營總兵,趙期昌唯一的短板就是家世不夠給力。

別說趙期昌表現妖孽,此時邊軍體係內,一個未來的名將表現的比趙期昌還要妖孽!身世比趙期昌還要坎坷!經曆比趙期昌更為傳奇!

趙期昌緩緩點頭,也不再言語什麼,壓力太大,他現在連說話的心思都無。

一個合格的指揮者,必須要自信,然後要冷酷。麵對敵人的死亡趙期昌可以做到冷酷,麵對自己人的死亡,他還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

獨領一軍,考驗的方方麵麵太多,而心態更為重要。

凡是當過先鋒使的人,提升速度相對更快一點,因為壓力僅次於中軍指揮。所以先鋒使的軍功含金量高,一個合格的先鋒使,也更受人賞識。

一個合格的將領除去種種必備素質,最難的一點就是抗壓力。或許劉磐那種渾人天生適合當兵,他不會思考太多感情上的事情,不似趙期昌想的那麼多。

先鋒部隊擱到後世,就是前敵主力團的意思。

見他不想說話,趙鼎明還有一些心事沒解決,猶豫再三詢問:“三郎此次為先鋒使,走後家中如何安排?”

趙期昌聽了愕然片刻,這是立遺囑,道:“五郎可暫掌三房家業,七郎歸入二房。”

趙鼎明點頭,起身拿起頭盔,聲線低沉沙啞:“那三郎好好休息,明日拔營時,為兄就不露麵了。”

很想早早睡覺,趙期昌睡不著,裹著鬥篷在朝陽坡下溜達。

風聲中夾著女子哭聲,趙期昌皺眉:“何來女子聲?”

身後慶童拱手:“將軍,是張家小娘,送行張家小爺,此時還未離營。”

趙期昌緩緩點頭:“走,看看去。”

張承翼帳前,張承翼的親衛張振拱手要開口解釋裏頭的哭聲,趙期昌擺手:“無妨,通報吧。”

趙期昌入帳,張祖娥正背對他往臉上打底粉,張承翼上前拱手,攔住趙期昌:“將軍,是卑職疏忽了。”

近十日,軍裏已經改由軍士造飯,不在要求墩中健婦前來做飯,就怕女子滋擾亂了軍心。

趙期昌搖頭:“可一不可二,早早休息吧,珠珠這裏,咱送回去可好?”

張祖娥轉身,垂首,微微屈身行禮:“給三郎添麻煩了。”

回墩中的路上,可謂是一路無言。

墩門前生著火堆越來越明顯,趙期昌駐步,扭頭道:“珠珠姐,路終有盡頭。且安心等著吧,賊乃烏合之眾,不足為慮。”

張祖娥呼出一口白氣,微微轉身對著趙期昌,強笑著點頭:“那恭祝三郎旗開得勝,凱旋而歸。”

趙期昌嘴角翹起,緩緩張開雙臂,腦袋扭著看向高他半個腦袋的張祖娥。

張祖娥垂著頭,不言語也不躲閃。

上前兩步,輕輕攬住,趙期昌低語:“無礙的,這隻是小場麵罷了。待一家子回來,你要做頓好吃的。”

張祖娥的父兄,包括他這個名義上還未訂親的未婚夫都會入山作戰,論心理壓力,張祖娥可以說是衛裏女子壓力最大的。

嗅著淡淡的水粉香氣,趙期昌又說:“這回回來了,咱給珠珠編一個小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