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乘火打劫(2 / 3)

“再說了,何鼇都派了中軍標營,這可是咱山東最精銳的兵馬,咱過去湊湊熱鬧,隔岸觀火就成了。”

對於何鼇這樣一省巡撫,趙期昌已經弄清楚了這位底細,說起來這位名聲還是很大很清正的。

何鼇,字巨卿,號沅溪,浙江紹興山陰縣人。正德十二年進士,授刑部六品主事。以諫阻武宗南巡被杖,聲名大著。嘉靖初,議“大禮”,逆旨,被廷杖幾乎打死,自然名聲更大。

名聲很大,在趙期昌看來屬於三流官員,是靠那種為士紳利益出頭,反駁皇帝靠挨板子積攢名望的人,賣直邀名之輩,最無用的一類人。

這種人所代表的寧直不屈、不畏強權的挨打邀名套路在張居正之後大為流行,屬於那種沒事時風花雪月清議朝政,能說的頭頭是道,而事到臨頭慷慨一死報君王的典型廢物。

很遺憾,嚴嵩早年也是如此,身材高大聲音洪朗,走到哪裏都被看作正氣的化身,人間的希望,可謂是一副嶽不群的氣派。也學賣直邀名這個套路,結果讓嘉靖一頓板子下去又是一顆棗,收拾的服服帖帖。

嚴嵩這邊也有一幫子能打的進士將領,否則是站不穩朝堂的。何鼇現在急著刷各種軍事威望,也是大明朝重軍功風氣給逼的。

趙期昌一席話說的很漂亮,將拿錢出兵定義為一分錢一分貨。抱著看熱鬧的心思而去的,還這麼理直氣壯……在掌燈看來,這小子的確有當官的料,實在是能說、夠無恥,根本不講道義,跟個商人似的。

掌印也學著趙期昌動作聳聳肩:“既然如此,那也就沒敝人什麼事了。不過第三件事還是說說為好,何鼇上次事情辦的難看至極,沒多少人對他的標營報以希望。若是捕倭軍願意收拾攤子,敝人可以穿針引線,為捕倭軍謀取一份該得的報酬。”

這是個掮客,捕倭軍是官麵武裝,接私活得報酬走的是官麵路子。現在捕倭軍也接了活,還定下了報酬。報酬層層克扣下來,必然對不起捕倭軍出的力氣,報酬比不上風險,捕倭軍自然動力不足。

對於富得流油的鹽商集團,能用錢解決的事情,真的不是事兒。

捕倭軍需要更多的報酬,何鼇準備逞能可能還會一敗塗地,鹽商集團不怕花錢就怕李孟一夥勢大引發連鎖反應。

幾件事情擺在麵前,這就是這位掌燈的機會,他相信捕倭軍會怎麼選。事情很簡單擺在這裏,何鼇自己的標營被打垮,可他已經接了單子,自己眼中的嫡係被打垮他也要想法子完成這件事情,那隻能給捕倭軍施壓。

所以這件事,捕倭軍不幹也得幹。而這位掌燈,則要玩的是空手套白狼的把戲。

趙期昌受限於消息渠道,也認為這位掌燈路子很廣,與鹽商集團有關係,也知道何鼇偷雞不成蝕把米後,沒得選,擔子還會壓到捕倭軍頭上。

捕倭軍也沒得選,隻能硬著頭皮上,幹完活拿何鼇許下的報酬。

趙期昌與捕倭軍一體,自然也沒得選,能拿第二份報酬也是極好的,點頭:“我捕倭軍不怕死,就怕死的不值當。先生,說說報酬吧。”

掌燈搖頭:“此事不急,中軍標營不行了,再談不遲。否則現在談下買賣,到時候中軍標營把事情辦成了,這買賣如何處理?機會合適時,敝人再來尋趙百戶,此時也望趙百戶守好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