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恐嚇(2 / 3)

“其中家中每日以菜、魚、豆腐折去三成口糧,又以豆類衝抵米麥。故而,家中每日實際消耗是一石七鬥、八鬥米麥。”

“而此時捕倭軍消耗歸入家中,每人每日九合米,每日便是九鬥。而多出的牲畜消耗才是大頭,記有牛十五頭,驢六頭,馬五十七匹,每日最少要在草中加一石四鬥豆類。如此一算,家中餘糧可供莊裏、捕倭軍全員三月又十日消耗。”

趙財低著頭,看著最後兩行字跡,道:“家中形勢嚴峻,每月需米麥八十石,豆類七十石。若要支撐到明年五月夏收,家中最少還缺四月用度,即米麥、豆類各三百石。”

跟來的一百捕倭軍除了糧食外,其他的家當在座的都清楚,等他們消化完這些消息後,趙期昌雙手搭在膝蓋上,開口:“糧食這頭咱還有二百石軍糧的欠條可以支取,都是登州水寨上好的太倉米,能換來三百石粳米、陳糧。看著家中缺口隻有三百石牲畜豆類?”

他搖著頭:“缺的太多了,開春前要備好種子,尤其是農耕器具。此時家中缺的太多,打造器械的木匠、鐵匠咱可以從衛裏招,可鐵料、木料都是要花錢的,算上匠人、學徒工錢口糧消耗,家中光糧食一項,最少還有五百石的缺口。況且春耕時損耗畜力,頓頓離不開精料。為確保家中不出糧食問題,我等還需籌集五百石米麥,五百石豆料。”

他看向下方左首第一的陳明理,陳明理的本意是自己繼續混老本行,讓弟弟帶著想過安穩日子的人來這邊紮根,作為一種退路。

他已經被趙期昌所描繪的未來,以及衛裏的大變動所吸引,就帶著弟兄投入進來,手裏握著近五十號馬隊,自然是家中第一將。

水滸一百單八交椅已深入民間,沒見介紹眾位好漢都要提一句坐多少多少把交椅?然後才是具體差事如馬軍先鋒使之類的頭銜。

在傳統禮儀熏陶下,座位學是一門精深的處事學問,大到洪荒時紫霄宮爭座,小到家中成員排座,隻要是有人的地方,就要排好座位。

而簡陋的火炕上,龔顯跪坐在趙期昌左首,慶童跪坐在右首,兩人貼身長隨的身份一眼可知。

而炕前,長條凳排成兩組,左首第一陳明理,他旁邊是常信平,後麵第二排才是趙鳳祥、趙大勇等人。

右首第一是趙財,他身邊是趙普益,後邊第二排排右首第三的是趙祿,就這麼一直往下排。家中個人的地位,不需要什麼任命,就通過第一場碰頭會議展現的很全麵。

陳明理也知道做左首第一把交椅不能光靠手裏的弟兄,開口:“家中所缺木匠,陳家寨那邊可解決部分。另外糧食的確是個緊張物件,咱能解決百餘石以及二百餘石馬料。此外,陳家可拿出六鬥、八鬥步軍長弓、騎軍硬角弓共約七十張,各類箭矢千餘。”

很大的一筆財產,趙期昌很缺,可還是搖著頭:“這是陳家寨的東西,也是你的東西,打欠條算利息可以,若要白給……”

陳明理揚著下巴,笑著:“這是咱一番心意,今後趙家是主家,在江湖上咱這類算是拜山,繳納一份拜山禮也是合情合理。”

趙期昌還是搖頭:“不一樣,咱上下聚在一起,不單單是為了發財。若隻是為了發財,陳家寨的好漢何處發不得財?江湖各路好漢徒有名聲卻任由衙門揉捏的根由就在於此,他們一個巴掌捏不成拳頭。衛裏開荒的前景那麼好,咱在白石墩這站穩後,可是要一步步打出去的。”

說著伸出右手掌,手掌上還包紮著繃帶,緩緩捏成拳:“必須捏成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