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新契文(3 / 3)

劉文可忍不住最先開口:“東家,此事家中長者足已分憂,何必勞煩東家再遣人手?”

其他三個人也紛紛響應,要謝絕趙期昌的好意。

莊頭、族老,幹的都是一樣的差事,代表的是最底層的執法權。

趙期昌沒想到什麼執法權,他隻是不想給自己惹麻煩。麻煩來源有兩個,第一這地主權歸他,有大盜悍匪潛匿被揪出來,他難逃連帶問責;第二還是地的主權問題,他不派人怎麼證明地是他的?這可是沒有報備的土地,開好後歸屬權歸誰眼前當代人都明白,過個一代人看看?

趙期昌看著劉文可伸出指頭晃了晃:“我也知鄉情規矩,可這地是我老趙家三房的。這地上的規矩從頭到尾,都歸我老趙家說了算。雞毛蒜皮沒小事,你們各家各戶都是我老趙家的佃戶,你們之間的糾紛、麻煩,除了我趙家有資格裁決外,還有誰?”

說著雙眼眯著,趙期昌聲音低沉:“此事斷無商討的餘地,我趙家的地,就得我趙家人說了算。若我趙家連自己地麵的事情都做不得主,這地還是我趙家的地?”

王屋山村遷過來的王明亨苦著臉:“東家的意思,確確實有些為難我等。若我等答應,恐難向家中上下交代。”

趙期昌搖頭:“你們為難,我也為難。這事不定下來,我不好向家中交代。我是趙家三房的掌事人,這個家早晚還是要傳下去。設立莊頭幹係重大,直接意味著這地的歸屬。在你們四家莊子裏設置莊頭,我才能心安。”

見四人沉默不答應也不反對,趙期昌也知道這件事的確要做通工作,說到底宗族聚落的莊子內執法權一直是千百年沒變化的,都由本姓族老幹這個差事。

趙家也不例外,莊子裏真正管事的是祖祠裏的族老,這個老頭的話在趙家莊比趙鼎明的話頂用。哪怕趙家莊上下全依賴趙鼎明,可人家族老就是說話管用。

現在出現這個問題,就在於他招募佃戶為了省事情,不是一戶戶拉來重編的莊子,而是拉來四個家族由他們去建莊、開荒。

從四個正在破土動工的莊子施工開始,莊子裏佃戶就是一族人,是抱團的。

各處望族發展基業,一代代家生子繁衍哪來這種問題?

意興闌珊心中不快,趙期昌擺擺手示意這些人先吃。

待這些人兢兢業業吃完,他們的確心虧理虧,按著土地歸屬和彼此身份來說,趙期昌的要求是正當且合理的。

他們就是魚肉,毫無選擇權,一切優渥的待遇都是趙期昌給與的。可莊內裁定權真的不能交出去,交出去他們這些人也就權勢大跌。

趙期昌可以通過莊頭,繞過他們直接管理下麵佃戶。

“我家中基業越發的大了,家中有兩位管家,管家下麵空缺厲害難以支撐家業運轉。若是四位願意,可在家中做管事,以管事身份充任莊頭,莊頭下麵再設兩員幹事。”

留下這麼一句話,趙期昌就將這四人送走,裁判權在族老那裏,可不在這些人手裏。他感覺前麵自己虧了,那這些人就賺了。賺了自然不會輕易舍棄,弄掉族老的裁定權,向他低頭也是不難想通的事情。

再說契文都簽了,想要半途抽身哪有那麼簡單?族老不願放權那就滾蛋,下麵人可不會走。

桌上還有一疊文書,是兩成五租子的書契看來也是白寫了。交給趙財妥善保管,可這是上廁所離不開的東西。